备战2009年高考——2008年高考试卷大盘分析(24)
◆答题中出现的问题:(1)学生缺乏对实验的感性认识,缺乏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2)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述能力欠缺。 第29题: 本题考查了高中有机化学的大部分重要知识点,包括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分子结构的推断;同
◆答题中出现的问题:(1)学生缺乏对实验的感性认识,缺乏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2)基础不扎实,语言表述能力欠缺。
第29题:
本题考查了高中有机化学的大部分重要知识点,包括官能团的性质;有机物分子结构的推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等知识,综合性较强。反应④、⑨有一定难度。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敏捷地接受试题所给出的新信息、并且应用新信息的能力。本题将有机物结构、化学性质、有机物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融为一题,既有横向知识面的考查,也有纵向知识点深入的考查。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
本题的一个特点是避开教材中的代表物,用新载体考查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能反映出考生对有机知识掌握的层次和水平。
◆答题中出现的问题:(1)同分异构体书写和数目的判断不熟练,结构简式、结构式、分子式混写。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官能团的连接次序和方式概念模糊。多H、少H的错误普遍;
(2)文字中出现错别字;(3)有机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不对、不全、不准确;
(4)基本反应类型概念不清晰;
(5)许多同学可以把某些物质推断出来,但由于自己的习惯不好,写得不准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老师在阅卷时感到非常可惜。
【对2009年高考学生的建议】
根据2008年的高考题,2009年的高考总体会延续以前的出题形式和模式:注重考查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和学生对图表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检验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方法,以及运用正确的化学术语与文字等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出实质性的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模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模块的能力;通过推理获取新知识和归纳于文字表达的能力、信息迁移能力,以及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试卷点评化学题型不偏不怪不难
点评教师:
青海省湟川中学高级教师王志旭
青海师大附中高级教师徐晓洁【试卷评价】
总体印象:稳,与去年相比,难度相当;新,有些知识点的考查出现了新题型如:12题、13题;易错题,Ⅰ卷中的6、10、13题,Ⅱ卷中的第27题(4)、29题;较难题,13题、26题(3)、29题。
【难度指数】
立足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题型上基本没有出现偏题、怪题、难题。与去年相比,非选择题难度有所提高,命题内容走向、试题情景设置、题设条件与考查问题的呈现和表述方式、方法上有一些变化。
【试卷特点】
试题思维容量大,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今年高考化学试题,是严格的控制在现行中学化学教材范围之内。由于试题的内容紧扣中学化学教材,所以可以很好的引导中学的化学教学,并对新课程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指明了方向。从而引导中学化学更加科学化、人文化,更加有利于中学化学的课程改革。
【试卷结构】
》》Ⅰ卷选择题既常规,又不陈旧,既全面考核基础知识,又不落俗套,似曾相识、又有新意,如不仔细审题、细细深入思考,急急忙忙做答,极易产生错误。今年的Ⅰ卷选择题,每题均突现出小题也是化学学科内综合的新特点。由于试题立意新颖,考查内容广,思考容量大,更加突出了思维能力的考查。
》》试题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查了考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由于试题加大了化学学科能力的考查,所以试题有较好的区分度。(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