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物理复习 > 高考物理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备战2009年高考——2008年高考试卷大盘分析(15)

时间:2009-11-02 11: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知识点考查】 试题涉及知识点包括: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使用价值、税收的作用、财政、国家宏观调控、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对外贸易、主观能动性、联系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理性认识、量变与质变、认识和

  【知识点考查】

  试题涉及知识点包括:商品价值量、商品的使用价值、税收的作用、财政、国家宏观调控、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对外贸易、主观能动性、联系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理性认识、量变与质变、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内外因的关系、国家的阶级性、国家职能、民主制度、党的性质和宗旨、国家利益、国际关系、我国外交制度等,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试卷特点】

  ◆关注社会现实,热点问题,体现人文精神

  总体来看,2008年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如38题,以党的十七大和改革开放30周年为背景材料,以当前分配差距这一社会热点为切入点,从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三个角度考查学生对这一重大热点问题的理解,引导他们充分认识解决分配差距的问题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39题在地理、历史和政治三科考查的基础上,落脚到政治学科以我国制定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作为处理国际关系中的依据,也反映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一战略的正确性。对这些时政热点的设计考查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强调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要求考生运用科学知识来分析重大热点问题,并对考生关注国家重大政策、方针,提出了要求。

  ◆突出能力考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高考文综的能力要求,在政治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和体现。试题坚持以问题立意、能力立意,从多角度、多层次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正确使用学科术语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基本上所有的试题都体现了这一能力要求。如28题属于经济常识与政治常识学科内综合题,要解答正确,必调用对外贸易、世贸组织、国家利益等相关知识;如32题是一道因果选择题,教科书的内容属于意识范畴,物质决定意识,思想内容的存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正确解答本题既需要学生牢固掌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这个主干知识,又要有学科思维方法,具备较好的综合性。

  总之,主观题对能力的考查是非常到位的,应该具有较高的区分度。

  ◆试卷结构稳中有变,凸现学科特点

  2008年高考文综试卷在结构上和去年相比基本稳定,但也有细微变化,如:第39题政治部分结合抗战历史资料,以中美关系等角度为切入点,虽然属于评析类主观试题,也是一道政治与历史学科内综合的试题,根据历史史料回答政治问题,因而将政史地三学科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是对往年拼盘式的一种超越,这一变化既避开了部分人用热点去猜题、押题的弊端,又体现了文科综合的学科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把握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命题变化及趋势】

  1.选择题中的组合式选择题在全国文综卷中一直存在,并进一步增加。2007年有6道题,2008年有7道题。2007年有4道题是两项组合,有两道题是三项组合;2008年的7道题全部都是两项组合。这说明,选择题和知识容量在增加,这有利于更好地考查考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真实能力,从而提高了考查的有效性和可信度。同时,难度也比一般单项选择题大。做好这类选择题关键是运用好排除法,一是排除错误项,二是排除大于小于项,三是排除无关项。正确地运用了这种解题方法,做此类题并不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验证做题的正确性和缩短做题时间。

  2.经济常识分析题的考查方式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过去主要考查对材料的提炼、概括及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这种考查方式只有知识的侧重变化,不能多角度测查学生运用经济常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今年的经济题则综合考查了描述、概括材料的能力、学科知识的选择应用能力和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说明问题的能力,试题涉及劳动者的权益及保障、劳动合同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分配制度、企业的社会责任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学科内的综合程度高,试题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这种多角度考查会成为文综政治命题的一种趋势。(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