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物理复习 > 高考物理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备战2009年高考——2008年高考试卷大盘分析(16)

时间:2009-11-02 11:4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3.试题中每一个问题的学科指向非常清楚,不会给学生审题上带来麻烦,但学科的综合性在逐渐增强。如39题的第(5)问,题目要求是:运用哲学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综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的从这方面看,中

  3.试题中每一个问题的学科指向非常清楚,不会给学生审题上带来麻烦,但学科的综合性在逐渐增强。如39题的第(5)问,题目要求是:运用哲学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综合材料和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威廉凯宁的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这句话所表达的观点。从此题中,我们可以看到政治和历史的有机融合。虽然拼盘式的综合题不会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但学科间的综合在经验的积累过程中加强。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平时的政治课教学中,有意识引导学生,运用哲学观点、政治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在历史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一些历史问题,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4.不回避社会热点是高考政治试题的一大特点,今年的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分析题都是社会热点的直接论证,并且试题考查的热点体现了长效性。同时,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这就告诉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选准热点非常重要,否则既无效又浪费时间。因为,我们知道,政治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的特点。即:社会热点和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就有可能进入考题。另外,选准了热点,考生看到熟悉的社会政治材料,就不会感到陌生,有助于考生稳定情绪,自信发挥。

  5.核心大题仍然延续了前两年的一贯风格,都是以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现象为主题,考查微观的具体问题。考生回答起来,入手容易,但要做到深入、全面、准确又有难度,这也是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扎实准备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加强方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仅有知识,没有做题的思路、方法、技巧,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对2009年高考学生的建议】

  1.下大力气抓基础知识。要对考纲中列出的所有考点逐一过堂,不留死角,既要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也要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还要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所学知识,从试卷反馈的信息来看,失分最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2.提高学习能力。在抓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与综合的能力,逐步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国内外形势,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3.选准热点,深入剖析。在今后的学习备考中,必须重视热点,选准重点、热点专题,按专题对材料与相关理论做整理,阐释专题包括的内容体系,指出专题设计的原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试卷点评历史综合水平高拼盘痕迹淡

  点评教师:

  师大附中张雪莲

  湟川中学向红【试题评价】

  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从整体来看继承了去年的形式,试卷的结构、题型和题量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在顺序上稍稍作了变动。试题覆盖了高中历史的三大主干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考点虽多而琐碎,但今年并没有太难、太怪的题目,能测试出学生的综合水平。因此,不少考生认为,今年的历史是付出与回报最成正比的一科。

  考查内容仍是学科主干知识,进一步体现了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原则,题目的综合性较强,有许多题在课本上不能直接找到答案,要通过结合文史政等知识综合解答。试题难易得当,试卷长度适中,另外讲求稳中求变。【难度指数】

  难度较往年有所提高。首先从选择题的考查看,除15题直接设问之外,没有一道题可以直接得到正确答案,其余的题目要么是通过材料情景分析得到正确答案,要么要注重题干中的时间或可以判定事物的空间信息,如19、20、21题等。其次,材料的运用比较多,对学生的分析、概括、表达能力要求很高。很明显的变化是,试题的综合水平越来越高,拼盘痕迹已经淡化。如今年的综合题第39题,在设问的安排上出现了历史、地理交叉设问。以往,出题者会先设置地理问题,再设历史问题,最后再设政治问题。而今年第39题,第1问和第2问设置历史问题,而第2问和第3问则设置地理问题,一些学生会感觉比较混乱,不知道究竟该用哪个科目的知识来解答。当然,如果学生认真审题,就会避免这些问题。(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