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填报指导 > 文章正文

网大中国高等教育省际竞争力:广东有钱没文化

时间:2011-06-08 17:24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作者:网大排行榜  中国的大学绝大多数为“国立”,高等教育资源主要由国家配置,这些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也全国流动。但不可否认,优质资源总会因政治、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因素,而实际流向充满财富、权势与文

  作者:网大排行榜

  中国的大学绝大多数为“国立”,高等教育资源主要由国家配置,这些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也全国流动。但不可否认,优质资源总会因政治、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因素,而实际流向充满财富、权势与文化的地方,大学也不例外――发达的当地经济会孕育、吸引、使用和挽留杰出人才,发达的文化和显赫的政治地位也一样。当然,优越的高等教育资源,也会反哺、造就一方的经济、文化乃至政治地位。

  要问时下的中国,哪个省份最富有?单从GDP来看,当然该数字越大者排名越靠前,比如广东、山东、江苏……那么,如果结合各省份的“人才富有度”来考察呢?结果可是大大地不同。

  “中国大学200强”数量与当地经济:浙江变和谐了

  看看网大“2011年中国大学排行榜200强”所在省份,结合当地GDP情况,如图一,我们发现,200强院校的整体分布呈以下状况:北京、江苏、上海、陕西、辽宁、广东、黑龙江、湖北、天津、浙江10个省市,其200强高校数均在9所以上(含9所);重庆、四川、福建、湖南、吉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江西、河南、云南、甘肃、广西,200强高校在2-8所之间;而地处西北、西南的宁夏、内蒙古、新疆、贵州、青海、西藏以及南部的海南省,严重缺乏200强高校。这样的200强院校分布,几乎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分布状况如出一炉。

图1:中国内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大学200强”数量与当地GDP的关系

  根据各地200强高校的分布,我们将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三个区:200强高校密集区(京、苏、沪、鄂、陕、辽、粤、黑、浙、津),200强高校小康区(以鲁、川为代表的14个省市)和100强高校稀疏区(西藏、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贵州、海南)。

  2010年网大也做过类似分析,而与上年只分析100强高校相比,今年的抽样为排名前200的高校,数据量更为丰富,结果也与上年不同:高校密集区增加了黑龙江、天津和浙江,尤其是浙江的加入,一方面反映了该省高等教育的进步,同时表明浙江高校发展与其经济大省的状况更为谐调了。2010年划在稀疏区的广西,今年有4所高校进入200强,当然,其GDP也从上年的7171.58亿元有了较幅度增加(因排行榜采用的大学数据为2009年数据,故GDP也采用2009年数据)。而首都北京有37所200强高校,其GDP却仅居全国第13,反映出北京不可撼动的全国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

  200强在校生数与当地人口:北京“最有文化”

  图2表明,各省份在校大学生人数和当地人口基本呈正相关,呈负相关者主要集中在三个老牌直辖市:北京,上海和天津――它们以强势的政治、经济、文化优势,挟裹了大量优质高校资源,而这些优势,又吸引了大量外地的优秀学子,令其“大学生人口”处于“超配”状态。这一方面可以说,当地用人单位有福了,可就近低成本地获取优质人才,另一方面是否也表明,大学生们在那里会遇到更为激烈的就业竞争?我们时有所闻,北京一些楼盘销售员,都毕业于外语类院校排名第一的学府。

  而在京、津、沪高校密集区内,北京的GDP线与高校200强数量线最为背离,其37所200强高校云集了近100万大学在校生。而2011年第10次人口普查显示,北京常住人口为1961万。全国政治、历史文化方面的强势,令北京高校超越了单纯的学术涵义,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毕竟哪里资源丰沛,人们就会向往哪里。

图2 各省“200强大学”在校生人数与当地常住人口对比

  广东“有钱没文化” 陕西“穷省大教育”

  如果结合人口、GDP和高校分布三项因素,从表1来看,广东和浙江等经济大省的整体高等教育水平略低,西北地区则高等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京、津、沪三个老牌直辖市合计有62所200强高校,占200强高校的30%,而三个市的GDP总和为33882.57,还不如位于江苏一个省的GDP值。(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