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作文技巧 > 文章正文

第一章高考作文内容锤炼:切题篇(8)

时间:2010-12-30 15:21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名师简评】 在常人眼中,狂者未必清醒;在作者心里,狂者却是英雄。文章用丰富的事例说明了“他们的话不是诳语也不是梦呓”,而是改变世界的具体行动。这样的内容并不少见,但角度一换,内容便有了不一样的深度。

  【名师简评】

  在常人眼中,狂者未必清醒;在作者心里,狂者却是英雄。文章用丰富的事例说明了“他们的话不是诳语也不是梦呓”,而是改变世界的具体行动。这样的内容并不少见,但角度一换,内容便有了不一样的深度。文章开篇发问,以“我们到底离英雄有多远”直击现实;收束时用一句“我们以狂者为榜样”表明态度,照应全文,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押题提醒:本文适用于“距离”“榜样”“心中的英雄”等相关话题的作文题目。

  【南京师大附中模考冲刺】

  从小到大,我们所受的教育是,百折不回,坚定不移,前仆后继,永不放弃……著名作家叶延滨却在《也要学会的另一课》中提醒我们要学会认输。“也要学会的另一课”除了认输,还有什么呢?请以“也要学会的另一课”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我们的教育总是以主流意识为主,而忽视了生活的另一方面。这个话题试图引导考生关注真实生活的另一方面,有新意,有教育性。考生要写好这个话题,首先要注意辩证地分析。比如我们写要学会认输,那么我们就要提出在什么时候我们要理智地认输,认输之后要怎样去寻找出路,切忌大发牢骚,大放厥词,把认输作为放弃人生追求、失去人生理想的借口。其次要把论证的重点放在“怎样学会”上,或者放在“为什么要学会”上,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以丰富的材料和得力的措施支撑自己的观点。最后,这个话题有开创性,当然也要求我们的写作要有创新,我们要见他人之所未见,言他人之所未言,让读者在阅读我们作品的同时也接受一次人生的教育,获得人生的滋养。

  第三章 高考作文文体妙用(节选)

  议论文篇

  华中师大一附名师谈【写好议论文常用方法】

  不同文体,语言风格也会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记叙文的语言生动有趣,散文的语言情感充沛,议论文的语言深刻严谨。相比之下,要属议论文的语言最难出彩。为什么呢?因为同学们写议论文时,重视论点的提出,重视论据的选择,重视论证方法的选用,却往往忽视了语言的打造。写出来的文章不是一本正经,便是老气横秋,索然寡味,无法激起读者兴趣。当然,若是能够借鉴下面三种方法,效果也许会大不相同。

  一、用名言或妙语铸就论点。哲理丰厚、发人深省的名言,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同样的观点,用寻常的话语表述,或许平淡无奇;用名言引出,则如撞钟鸣鼓,振聋发聩,可以收到下笔引人的写作效果。如写“谦虚”,就可以用《尚书》里的名句“满招损,谦得益”作论点;写“宽容”,就可以从纪伯伦“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出发;谈“缺点”,则可以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作为观点。这种笔墨,让读者像品茗钦醇,回味无穷。

  当然,对于擅长思考的同学来说,则可以站在独特的视角,发表自我的看法。如别人说“改正缺点是进步的前提”时,你却说“感谢生活让我存在缺点”;当别人说“坚守是一种美德”时,你却说“放弃也是一种美丽”。用反弹琵琶的方法提出论点,语言不仅会妙不可言,还能闪现出智慧的光芒。一篇题为《等待的美丽》的满分作文就是用这种方法开篇的:

  曾有人问德川家康:“杜鹃不啼,而要听它啼,有什么办法?”德川家康的回答是:“等待它啼。”大仲马的巨著《基督山伯爵》的最后一句话令我刻骨铭心:“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那就是等待和希望。”

  按理说,我们应该学会追求,怎么能提倡等待呢?可文章偏偏提出了“等待的美丽”这一精彩的观点。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这一精彩论点,是从德川家康与大仲马的妙语里概括而来的。与同类文章相比,这段引出论点的文字可谓新颖夺目。(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