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高考作文内容锤炼:切题篇(21)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就是圣贤孔子面对学习谦卑的态度。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孔子这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就是圣贤孔子面对学习谦卑的态度。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孔子这样看治国方法。
世人评说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同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孟子如是说。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开元十三年(725),贵为天子的李隆基,到泰山行封禅大礼,然后顺道曲阜祭奠孔子,并赋此诗。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此语出自朱熹的《朱子语类》卷九十三,但是,朱熹在这句诗后面紧接着说的一句话:“唐子西尝于一邮亭梁间见此语”。
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车服先公志,威义弟子修。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俎豆传仟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侩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在其作《谒夫子庙》中这样写到。
孔子为中胡历史上第一大圣人。
——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被学者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的钱穆老先生这样评价孔子。
写作运用
话题一:深思熟虑
“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出自《论语》。鲁国士大夫季文子事事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去做。孔子听说这件事,说:“你不要想直接去做就可以了。”此是原意,而如今,我们用此词语来教导人们做事要深思熟虑,认真思考。
因此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是重大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拿不准的时候多听听旁人的意见,也很有好处。
“三思而后行”对问题的完美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这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稍一犹豫,时机会在瞬间错失。有的时候考虑得太多也是不好。正如鲍威尔曾经讲过的:在做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掌握40%至70%信息的时候做出你的决策。信息过少,风险太大,不好决策;信息充分了,你的对手已经行动了,你就出局了。
“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的时候还要多去思考。这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彼岸,立于不败之地。
话题二:能者为师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以看出,在孔子的思想里,人生中的每一位朋友、师长,甚至是每一位过客,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孔子作为一位圣人一生也有很多的老师,如老子、苌弘等,甚至从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也能悟出深刻的道理。
我们现代社会也有这样的“大儒”,他们总是从前人身上得到启发,从而获得自己的成就。牛顿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韩愈也曾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话题三:圣人幽默
孔子也不是永远这么一丝不苟板着脸的,一次,焦急的子贡四下询问走失了的孔子,这个时候有一个郑国人对子贡说:“东门口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肩膀像子产,但是腰以下比夏禹少了三寸,而且他瘦弱疲惫,看起来就像一个丧家犬。”后来,子贡果然找到了孔子,将这个人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哈哈大笑道:“他说我的形状,那倒未必全是,不过说我像丧家犬,是啊!是啊!”(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