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高考作文内容锤炼:切题篇(20)
目前,学生作文由于写作素材的缺乏,每每苦于无物可写,不少学生为了应付只能胡编乱造,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乏味。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如此,平时积累的素材多了,写作文的时候
目前,学生作文由于写作素材的缺乏,每每苦于无物可写,不少学生为了应付只能胡编乱造,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乏味。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如此,平时积累的素材多了,写作文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而不会腹中空空,下笔无言。因此,十大附中共同推荐最新的时事热点与高考必备经典素材,为高考作文中准备不可或缺的素材积累。
最新热点词条
孔子
人物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素材链接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可见,富与贵的关键还在于一个人的道义。
侃侃而谈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但有些谨慎;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
道不拾遗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会拾起收为己有。
登堂入室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孔子慧语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做人要有礼貌,没有礼貌,怎么来做人啊!孔子对“趋而过庭”儿子孔鲤说。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希望他人对待自己的言行,自己也不要以那种言行对待他人。仲弓问仁,孔子答到。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孔子这样回答子贡关于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