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作文技巧 > 文章正文

第一章高考作文内容锤炼:切题篇(22)

时间:2010-12-30 15:21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这就是圣人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了幽默细胞的老头子。这个孔子,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画像中,“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 话题四:孔子至诚 诚信是执政之道。古人认为,治理国家,掌握政权,必须得到人民的信任和

  这就是圣人孔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了幽默细胞的老头子。这个孔子,全然不是千百年来端坐画像中,“大成至圣先师”的形象。

  话题四:孔子至诚

  诚信是执政之道。古人认为,治理国家,掌握政权,必须得到人民的信任和维护,否则就会自取灭亡。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他是说人民不相信政府,政府就无法立足。换个角度来讲,人民都没有了信用,这个国家也将步向灭亡。孔子于人、于民、于弟子、于己,都讲究诚信,他曾经叱喝过子贡偷偷吃粥,也曾告诉子贡,足粮、足兵、民信这三项,最不能丢的就是民信,这个是民生之本。

  第六章 十大附中热用素材选粹(节选)

  目前,学生作文由于写作素材的缺乏,每每苦于无物可写,不少学生为了应付只能胡编乱造,写作内容虚假、空洞、乏味。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如此,平时积累的素材多了,写作文的时候才会得心应手,而不会腹中空空,下笔无言。因此,十大附中共同推荐最新的时事热点与高考必备经典素材,为高考作文中准备不可或缺的素材积累。

  最新热点词条

  孔子

  人物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素材链接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可见,富与贵的关键还在于一个人的道义。

  侃侃而谈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但有些谨慎;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

  道不拾遗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会拾起收为己有。

  登堂入室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