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领导革命和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全部历史证明,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50年曲折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表明,能否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中心环节和生命线的作用,取决于对我国国情、党的中心工作、人的思想行为活动特点及思想政治工作自身规律四大要素的科学把握
一、正确把握国情,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多种经济成分和各种利益群体的同时并存,决定了意识形态领域必然呈现多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矛盾斗争错综复杂的局面,这构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前提。
其一,意识形态领域与社会存在复杂性特点相联系的各种思想观念多样并存,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千差万别。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和各种思想多样共存的关系,是思想政治战线一项长期任务。建国初期,刘少奇就根据我国新民主主义国情,提出必须从意识形态多样性的实际出发,既坚持无产阶级思想的领导地位和发展方向,又照顾允许其它非无产阶级思想合法存在的现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国情,以及人们思想活动的新特点,我党提出从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9.9.29。)根据不同对象的情况,不同时期的实际,讲究道德的层次性,注意工作的渐进性,明确区分应当提倡的、必须做到、允许存在的和坚决反对的,既照顾多数,又鼓励先进,努力寻求道德建设与经济政策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注:《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9页。)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方向性与务实性、灵活性高度统一起来,彻底克服和纠正了长期以来脱离我国历史发展阶段及工人思想实际的单一化、简单化、款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其二,意识形态领域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始终存在,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复杂课题。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毛泽东一方面指出革命时期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要求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另一方面,他又强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阶级斗争还很尖锐。(注:《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17-418页。)进而于八届三中全会重提两个阶段、两条道路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要求开展思想政治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从而极端夸大了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状况,严重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混淆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的界限、政治斗争、政治批判取代了说服教育。历史和现实表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矛盾大多数已不具有阶级斗争性质,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内部大量存在的不属于阶级斗争范围的各种社会矛盾,采取不同于阶级斗争的方法来正确地加以解决,(注:《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87页。)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同时,对敌视社会主义的分子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文化上、社会生活上进行的各种破坏活动,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进行有效斗争,(注:《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87页。)反对淡化政治、淡化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忽视放弃思想斗争的错误倾向。在对外开放条件下,警惕防范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颠覆活动,也是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注:****《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0.6.28。)(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