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政治复习 > 学术文摘 > 文章正文

不明真相的真相

时间:2009-11-02 12: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一些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话,常常经不起推敲。比如这句一小撮别有用心者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其中,一小撮到底都是一些什么人,是否

  一些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话,常常经不起推敲。比如这句一小撮别有用心者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其中,一小撮到底都是一些什么人,是否利益相关者;别有用心者到底是一种什么用心;群众是怎样不明真相的,又是怎样那么轻易地被煽动利用的等等,经不起追问,也屡屡得不到明确的回答。从这个意义上说,云南禁用不明真相等词汇,正是一次对群众的舆论正名。

  日前,云南省陆良县发生一起在建煤矿与当地村民因施工引发的纠纷,百余群众与民警发生冲突。当地个别媒体记者在报道时,按照惯性思维在稿件中称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农村恶势力煽动下,围攻煤矿施工人员和公安民警等。为此,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事件时,禁用刁民恶势力等称谓,不得随意给群众贴不明真相别有用心一小撮等标签。并要求在事件尚未完全平息时,还应尽力克服目前群众情绪平稳等想当然的强加于群众、代群众表达的模式化官话、套话。

  陆良不明真相的报道是如何做出的,并不影响我们对云南省委宣传部这一纸通知所持的欢迎。其严正、清醒、明智之处,不仅是对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说法的澄清,而且对个别媒体记者,对多数地方突发群体性事件之后的舆论应对,都具有廓清及校正价值。

  当然,不明真相云云,只是一种话语习惯。在明令要求之下,要改变一种话语方式,并非难事。真正需要改变的,则是支撑一种话语体系的行为惯性或政治逻辑。考察近年来历次不明真相论调的出现,我们大抵能够发现,它常常并不是媒体的自觉结果,恰恰是一些政府部门无意识话语方式的流露,那就是凡有群体性突发事件出现,无一例外地,总被指称为一小撮别有用心者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而这种无意识的话语方式,常常伴随着无意识的行为方式。于是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一些地方总是习惯性地出动警力。

  我们已经不去考证不明真相云云,到底源于什么年代,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但毫无疑问的是,仅仅用这样的一些说法,已经很难解释利益多元与公民自由表达时代的固有现象。作为一种常识,在一种利益格局中,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权益主体,有权主张并维护自身合法利益。如果完全忽略这种现实,一概地将他们称为被煽动利用和不明真相的群众,其实正是对其正当利益要求的漠视,实质是不肯承认公众利益诉求的合理性,并拒绝直面一种客观存在的利益冲突。不仅不利于解决一些现实的争端,更无利于建立更有效的矛盾处理及化解机制。

  除此之外,当不明真相成为官方长久的无意识状态下,对于民众群体固化的负面评价,它也完全遮蔽了民众要求明白真相的权利。在这一点上,我同意长平先生所说的:大批民众不明真相,而且为了真相上街抗议,官方要做的事情,要么是赶紧出来谢罪,交出真相,要么羞愧难当,引咎辞职,怎么好意思说出群众不明真相而万事大吉?不明真相的背后,的确有这样的一种真相存在。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