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外语学院不只教外语
北大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 2011年高考(微博)结束,北京大学联合新浪教育(微博)独家发布了2011年招生政策,并指导考生估分填报志愿,北京大学多位院长也做客新浪,介绍学科特色,与网友分享北大故事。以下为北京大
北大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
2011年高考(微博)结束,北京大学联合新浪教育(微博)独家发布了2011年招生政策,并指导考生估分填报志愿,北京大学多位院长也做客新浪,介绍学科特色,与网友分享北大故事。以下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程朝翔老师的访谈实录。
北大外国语学院院长程朝翔教授谈院系风采媒体来源:新浪教育
主持人:欢迎大家光临今天的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娄雷,您现在关注到的是由新浪和北京大学联合为大家推出的高考特别节目,下面关注的学院是外国语学院,为大家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院长程朝翔老师。
程朝翔:大家好!
主持人:说到外语,一听就是除中国话之外的所有语言都叫外语,我这样说准确吗?
程朝翔:应该是。
主持人:大家高中里面学习的外语只有英语这一门,到我们学院读书只有英语吗?还是说其他的语种都有?
程朝翔:我们学院目前有20多个本科招生语种,还有一些不招生的语言,加起来大概有40多个语种。不招生的语言有现代语言、古代语言;西方语言、东方语言。我们招生的语种都是外语,比如说英法德俄日,还有缅甸、泰国、菲律宾、印巴等等国家都有。但是我们有一些不招生的语言,研究语言、教学语言,包括藏语,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我们也有一些。
主持人:其实语言很关键,因为如果语言不通的话精神上很难交流,有人认为语言就是一门很纯粹的工具,您赞成这样的说法吗?
程朝翔:语言的确是工具。数学也是工具,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工具。但是同时它也可以摘取科学皇冠上的明珠。语言一样也是工具,但是同时它有独特的魅力,这个魅力就是文化的魅力,我们学会的不光是语言,还接触了不同的文化。会了一门外语之后,实际上也是会了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我们讲汉语实际上汉语是语言载体,所以我们都用汉语进行思考、思维,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但是学了外语之后,用外语来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不太一样了。所以实际上学了外语之后,连思维方式都会有一些变化,世界观可能也会有一些变化。学了外语之后,我想一个人会更全面,心胸更开阔,考虑问题角度会更多,更会有包容性,有很多很多好处。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了文化,如果仅仅掌握所谓的单词和句子,不懂文化的话也不能叫做精通一门外语。对于文化来说,是不是意味着同学们一旦到我们学院里面读书,不仅要学语言还要学习文化,主干课程怎么设置的?
程朝翔: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学文化必须要有语言。首先要有传统的语言工具、语言技巧,比如说传统的听说读写译,这是外语学科的看家本领。学了语言之后,有了听说读写译这些本领之后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说看很多书,我想看书是和一些大师交流的很好的方式。我们看中国传统的一些名著实际上是和中国的大师进行交流。我们学了外语之后,可以和另外一些文化的大师做交流,包括文学大师、语言大师,甚至政治上的一些大师,还有商业天才、法律奇才等等进行交,我想这种交流对于人格的塑造非常关键。从课程的设置来说,我们也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这个目标也是我们所说的人文教育的目标。所以本科期间我们除了一些语言技能课之外,就是刚才说的听说读写译,还有一些文化课,思想文化课非常多。同时还有一些外语学科传统的语言学课、文学课,这样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比较全面。
主持人:我们下面聊聊我们学院,您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学院的历史,包括我们的一些学科设置、师资力量,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