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报考技巧 > 文章正文

瞄准就业填报高考志愿:如何选学校(2)

时间:2011-07-18 15: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第二节 选择学校的其他问题 7.2.1 地域在学校选择中的影响 我们在选择学校时,除了专业及分数因素,学校所在的地域也对升学决策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在高考志愿决策时,总是将地域作为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选择学校的其他问题

7.2.1 地域在学校选择中的影响

我们在选择学校时,除了专业及分数因素,学校所在的地域也对升学决策也有着重大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在高考志愿决策时,总是将地域作为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动不动我只去北京读书,或者只去东部发达地方,不考虑西部或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等。这都是一种极大的认识上的误区。按学业规划的观点,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只是囿于眼前的幻觉,好像上了大学就福星高照、万事大吉了。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你上大学是干什么?为了什么目的?难道仅仅是为了见世面、长阅历吗?那么我还不如花这钱去旅游。花钱少,效果还好。我们上大学是学知识、学本事,为将来顺利进入职场、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由于现在毕业后自己负责求职,因此求学的首要目的便是为了毕业时顺利地就业,然后才是自己的长远发展。要能顺利就业,必然要研究未来人才市场的需要及市场中的用人机制。我国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处于严重的买方市场。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由于政治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我国各行业的用人体制中起作用的还并不完全是市场因素,政府因素也起着巨大的决定作用。由于行政因素的影响,使得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外在因素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起的作用相当大。也就是第四节所分析的,我国人才市场的用人体制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一般表现为行政性用人体制、市场性用人体制。

下面我们就根据学生自身的几种主要情况来具体分析升学决策中的地域选择。

立志成为研究型人才的,在选择地区时,要考虑的是该地区的学校的科研能力是否有比较雄厚的实力?这些学校一般都是985至少也是211高校。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相关资料搜索一下这些学校都在哪些区域,然后再来选择。

就业目标为公务员的,可以考虑的地区首选北京,至少(其次)也应该是省会城市及中小城市,这些地方信息发达,公务员资格考试的培训质量也比较高。

如果完全凭自己奋斗,没有外在条件支持,又立志从事实际工作的,就业目标宜选市场型的用人单位,也就是其考察人才主要看其德才素质,而不是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这时,在选择地区时,应该考虑到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求学,比如东南沿海的江浙一带。因为这里经济宽松自由,市场经济比较完善,在学校实习时容易找到相应单位,那么毕业时,由于已经有了在这些单位实践的经历,其竞争优势就要大于在外地求学而到本地来就业的毕业生。比如说,你在科学地规划了未来的学业,并制定了相应的升学决策后,选择在浙江温州的某个高校读书,学习国际贸易专业,那么你可以在学校读书时就走向温州市的某家企业进行实习,并从中学习了许多知识,积累了相关经验,这时毕业后,你在温州求职时,就比从其他地方(比如内陆地区)来的高校毕业生更有竞争力,更容易找到工作。因为你在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经过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而这在内地的许多高校是做不到的。

事实上有一则新闻报道已经雄辩地支持了这一决策思路。2007年10月8日《浙江日报》上有一篇题为《义乌制造大学生走出校门能创业》,其中就指出义乌工商学院,这所名不见经传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达11%,其中自己当老板的达8%。学校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老师,因为学生未出校门就被抢走,学生就业率连年达到98%以上,有的专业供需比甚至达到1∶9。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义乌及整个浙江省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及创业环境,使得这里的学生更容易在市场中学到真本事,而不像许多内地高校只是在学校里夸夸其谈。所以,只要是我们的大方向是定位于从事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具体工作,无论你是做应用研究,还是经营管理,或是技术开发,或是艺术设计,或是新闻传播,等等。那么在选择学校的地域时一定要考虑当地的市场经济环境及创业环境,是否比较宽松自由。(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