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家有考生 > 文章正文

家长需了解考生填报心理

时间:2010-09-13 19: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案例解析选报外地院校父母不让怎么办?案例  东东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学生,在学校的成绩排名比较靠前,他非常想报考外地一所自己中意

案例

解析

选报外地院校父母不让怎么办?

案例

  东东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学生,在学校的成绩排名比较靠前,他非常想报考外地一所自己中意的大学,因为他喜欢这个大学的专业设置比较综合,将来在这个大学可以学到很多自己想学的东西,以后就可以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然而东东的父母却坚决反对,认为到外地发展人生地不熟,生活、学习有很多困难,重新建立人脉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在北京有父母照顾,同时有已经拥有的人脉关系,做什么都是高起点,儿子这样想实在是太不现实了。

分析

  东东从小到大都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到了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希望对于给予自己关爱的亲人和社会以回报,因此想到外地开创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这很正常。至于东东的父母,由于自己经历了奋斗的艰辛和不易,不希望儿子以后吃苦,这是典型的关爱过度的表现,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需要开始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可能一辈子依靠父母。对于孩子的过度关爱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机会,削弱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建议

  父母多听听东东的想法和观点,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儿子,发现儿子的独特之处,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和支持儿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可以将自己能够想到的各种不利因素和儿子探讨,促使儿子思考和完善自己的计划和想法,父母的想法和观点通过与孩子平等交流和商讨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孩子通常会比较容易思考并接受,如果以家长制的方式强迫孩子接受,反而可能导致逆反。

  东东可以尝试听听父母的建议,了解父母的想法和顾虑,看看是否对于完善自己的计划有帮助,主动和父母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想法,促进良好的沟通。

  也许,经过双方理性的交流和讨论之后,东东会对自己的志愿有一个更加完善的考虑和安排,同时在这种友好的交流中释放自己内心的压力,投入紧张愉快的备考中。

家长如何帮孩子定位?

  安安是一个很要强的女同学,平时考试成绩比较稳定,估计考上一本没有问题,因此她一直都抱着一定能考上一本的希望。然而前一段一模成绩却比一本线低了8分,这令安安有些着急,偏偏在这个时候,妈妈却说出了安安最不爱听的话:“没有关系,考不上一本就上二本吧。”安安听了大哭一场,妈妈感到莫名其妙,“我是为了安慰她啊,她怎么还这么伤心地哭呢?”

  要强的学生通常在向目标奋斗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一些困难,就会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放弃或气馁。安安就是这样的学生,而母亲对于女儿的这一个性特点并不是很了解,在女儿一模成绩差了几分的情况下说出了女儿不爱听的话,自然令孩子伤心,她认为这是母亲在否定自己,所以难过并伤心。

  母亲尝试多和女儿交流,听听女儿一模之后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在了解女儿真实想法的基础上,给予鼓励和肯定。母亲的鼓励是女儿努力和前进的动力,不过在报考志愿时需要综合考虑,按照三个梯度去填报,力求做到稳妥。

  安安也可以主动和母亲说说自己的打算,重新调整复习计划,做好查漏补缺,抓好基础,力保基础不丢分,争取做到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努力向一本跃进。同时也需要考虑,自己的成绩在一本线,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边缘,做好心理准备,万一不能进入一本线,自己该怎样计划未来。

案例

分析

建议

复读生如何渡过报考心理关?

案例

  玉儿是复读生,去年她是学校文科班的尖子生,学校老师对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考上北大,为学校争光。然而当时对自己很有信心的玉儿忽略了竞争的残酷性,听从了老师的劝告,报考了北大,结果高考成绩公布后,事与愿违,玉儿落榜了。无法承受打击的玉儿在家哭了整整一个星期,茶饭不思,急坏了父母。好在玉儿是一个心高气傲的学生,绝不认输,当别人还在等待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了复读准备。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北大。现在紧张的复习已近尾声,随着真正的高考临近,玉儿出现了慌乱的情况,常常担心自己高考发挥不好,尽管这次一模成绩考得比较理想,但她依然紧张不安,父母看到女儿这样,也十分焦虑,担心女儿出现什么问题。(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