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
四、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
四、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针对初二思想政治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安全一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看书后教师提出问题:台湾为什么迟迟不能回归祖国?请同学们用漫画的形式说明台湾和大陆的关系?此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将学生的作品让全班讨论,教师作小结。当学生的答案和教材的主题思想基本一致,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微笑的时候,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想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创新机遇;二是根据要讲的课题安排能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在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一般能力培养紧密相连
创新能力是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与一般能力中具体能力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相结合。
(一)发现问题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的能力。政治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在外部世界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其中有些是常规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鉴别、选择有关问题。但由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习惯、情感以及流行的观念与见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活动,人们通常获取的问题往往只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视常规性问题的探索。能否发现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有关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敏锐的洞察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来发现问题。
(二)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辨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辨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政治课教学内容中直接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总的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首先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事实,通过分析、归纳,是学生了解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道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要注意学生从单一侧面绝对看问题的思维倾向。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空头理论,而应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创新,在实践中探索最新的,实用的教学方法。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