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政治复习 > 学术文摘 > 文章正文

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时间:2009-11-02 12: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

  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当代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整天接触的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他们希望通过政治课的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政治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下面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倡导师道尊严的不平等关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组织者、指定者和评判者,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尤其在一些思想政治课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而新课改基于对课堂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提出新课程需要相应的新的教学观,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塑造师生之间多种多样、多层面、多纬度的沟通情景和沟通关系。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主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才能转化为个体的创新能力。从学法指导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精神。学法指导的设计是有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例,第一层次是预习,给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阅读,理解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解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法;第二层次是指导学生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较、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社会实际提出问题,以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会独立获取信息,并且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结构结合,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决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质的飞跃。

  三、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一只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电子网络等引入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初二法律常识时,我建议学生多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节目,有时我回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起分析、探讨,还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法律问题。(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