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完善科层制的县级政府管理体制创新(3)
第三, 机构膨胀, 人员臃肿, 吃饭财政压力巨大。一方面, 县级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 仍然是原来意义上的 全能型政府, 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务另一方面, 县级政府的机构设置并不是完全根据自身的需要, 而是为了
第三, 机构膨胀, 人员臃肿, 吃饭财政压力巨大。一方面, 县级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 仍然是原来意义上的 全能型政府, 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务另一方面, 县级政府的机构设置并不是完全根据自身的需要, 而是为了保持与上级市政府的对口, 由此导致了县级政府机构膨胀、人员臃肿的问题特别突出, 僧多粥少 , 吃空了财政。县级政府财政困境是由其体制方面的深层原因造成的,因此, 改革县级政府管理体制已经迫在眉睫。
2. 县级政府条块结构仍不完善
地方政府的条块结构是由 条条 和 块块结构相互交织、纵横交错而成, 是由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公共管理的需要所决定的。 条条是指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之间上下贯通的职能部门或机构, 也包括部门、机构与其直属的企事业的单位 块块则是指每一级地方政府内部按照管理内容划分不同部门或机构。 条条与 块块相结合是中国地方政府管理的一个主要特征。 条条强调的是政令的上下一致和畅通, 要求地方政府不折不扣地严格执行上级政府的决策或政策 块块管理所强调的是一级政府的独立与完整, 以及内部各部门相互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注重的是地方综合事务的管理。
目前, 县级政府的条块结构仍然存在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在 块块结构方面, 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县级政府机构设置方面过于追求与上级行政部门的 对口 , 并且互相攀比, 导致各县级政府机构设置雷同, 机构膨胀现象严重县级政府普遍重视经济管理机构的调整, 而轻视社会管理部门和政治管理机构的改革, 导致后两者功能不足。如 非典 期间卫生部门应对措施难到位就暴露了社会管理性机构改革的滞后县级政府部门机构之间仍存在职能重叠、权限不清的问题, 导致部门之间互相争实权、抢利益、轻协调、推责任、避义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县级政府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平衡和协调, 突出表现在各部门之间财政预算差别较大。
在 条条结构方面, 县级政府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条条 关系的界定及机构的分类不合理。 条条关系最初是由于中央政府的某些专有权向下级延伸, 或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乃至地方政府上下级间存在某些交*性质的共有权而形成的。胆是目前县级政府 条条结构中存在由于部门自身利益而设置的机构, 导致 条块关系难以理顺在受双重领导的机构中, 主管和协管的职能不清,权限不明县级政府与企业、与社会关系未能理清, 政府 办企业, 办社会 的现象仍然存在 条条结构在各地的机构和编制雷同, 互相攀比, 引发机构膨胀。
,
3. 县级政府权力运行具有人格化倾向
虽然从形式上看, 我国各级行政组织已经建立了完备的层级化与部门化的体制, 但实际上行政组织的权力运行仍呈现出严重的人格化倾向, 关系、人情往往代替制度和规则成为行政权力运行的依据, 县级政府管理体制中占支配地位的权威体系是人情伦理以及 开明领导, 而不是法律规章以及制度。由于县级政府所处的行政环境以农业经济为主, 而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 关系对于获取利益均至关重要 川。因此, 在县级行政系统中就形成了各异的特殊关系网, 并且破坏着正式的规章制度, 不仅如此, 这种特殊关系网还往往成为个别县级领导推行其 权威领导 的有力手段。由于受 官本位和人治思想的影响, 县级政府工作人员关注的不是与行政权力相关的法律制度, 而是上级领导个人的喜好, 有时甚至工作内容都会随着上级领导人的兴趣和注意力而转变, 他们构建的这种关系网往往就成为其加官晋爵的阶梯。
县级政府权力运行人格化倾向除了表现在权威来源于上级领导, 还表现在决策制定和执行上往往由 一把手说了算, 县级政府的法令和政策往往受到领导人意志的左右, 法律执行的效果往往因人而异, 甚至出现 以情代法 、 以人代法 的情况。在这种决策体制下, 县级政府的政策就良芳不齐, 政府的政策和规划也缺乏连续性, 出现了 人兴政举,人亡政息的局面。往往一个精明强干的行政首长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法令和政策, 并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 而如果继任的行政首长能力不强, 缺乏发展的思路和魄力, 于是该地方的经济发展往往会陷人困境和停滞。行政首长将权力集于个人一身, 决策过程中下级工作人员不敢发表个人看法, 同时也缺乏专家委员会等智囊团的辅助决策, 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就大打折扣。(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