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政治复习 > 学术文摘 > 文章正文

浅析科层制存在的长期性(3)

时间:2009-11-02 12: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群众性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或事务管理)也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复杂,科层体制化的行政管理意味着根据知识进行管理,这里的专业化管理包括专业知识和更多的公务知识,

  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群众性行政管理(人事管理或事务管理)也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复杂,科层体制化的行政管理意味着根据知识进行管理,这里的专业化管理包括专业知识和更多的公务知识,所以对科层制的需要就越来越迫切。从社会方面看,公平、法制观念深入人心,而科层制这一组织形式的行政管理属于目的的合理性的管理行为,体现了科学的精神、法制精神与理性精神,抛弃了人治因素,避免了个人专断和感情用事,带来了理性、公平与效率。我们发现科层制适应了随现代化浪潮而来的现代政府、企业和一切事务管理的社会组织管理的需要,并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完备的理性法律和适应社会变化的崭新理论原则一起,推动着近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使组织最大限度地进行合作与控制,提高组织效率。所以,我们认为科层制产生和发生效用的社会基础依然并将长期存在,那么我们也可以大胆地得出结论:只要有事务性管理活动的组织存在,科层制就会存在。只能不断优化,而不能被取代,否则就会陷入混乱不可收拾的状态。

  当然,科层制不是万能的,它的绝对理想化的构想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即从纯粹技术角度上讲组织管理只有采取官僚制才能保证获得最大的效率,也就是说它是对人类实现必要控制以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最理想的方法。但是,理想的东西往往难以真正实现,会受到许多现实的困惑。就像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一样,令人向往但似乎遥不可及。我们只能说在对现实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步趋近于理想状态。同时也正是由于它的理想性,忽视了对人的主观状况对管理效率的影响和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等局限性。在实践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真正建立完全意义上的科层制,只能说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完善组织形式,使之趋向于理想状态。对于那些创新性的工作如科研工作等缺乏灵活的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机制,所以科层制的使用也不能盲目照搬,应该认清工作的具体性质再采用相应的管理机制,才能使组织发挥最大的潜能和效益。

  参考文献:

  [ 1 ] [德]马克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上卷)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年1月: 242248.

  [ 2 ]郭咸纲. 西方管理思想史(第三版) [M ].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年1月: 128133.

  [ 3 ]禇福灵. 管理通论[M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 150154.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