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层制存在的长期性(2)
二、科层制产生的社会基础 企业和政府的科层制,是工业化生产力的必然对应物,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放任式的管理方式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1. 传统的管理方式只是依*管理者的个人能力、意志、
二、科层制产生的社会基础
企业和政府的科层制,是工业化生产力的必然对应物,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放任式的管理方式远不能满足其需求。
1. 传统的管理方式只是依*管理者的个人能力、意志、品行、素质等实现对组织的管理和控制,带有很大主观性、随意性;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管理者本人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同时工人也面临着一个无所适从的境地。
2. 管理缺乏专业化,造成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如对工人的惩罚、一味的*增强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效益,而不顾工人的本身的承受能力造成了劳资矛盾加剧。
3. 缺乏一种科学合理的制度约束,即合理的体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没有共同的行为规范,没有一定的管理规则,所以不可避免地发生经常性的冲突。如:无工资标准劳资矛盾; 无工作标准消极怠工; 无责任分工生产停滞或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从简单的惩罚引起大的暴力冲突事件。
三、科层制所发挥的效用
马克斯韦伯在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方面,提出了科学理想的科层组织理论,缓和了社会矛盾,解决了困扰社会化大生产的桎梏,对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应该看到,尽管人们越来越关注科层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的种种弊端,但我们无可否认的是,科层制在处理应对现代化越来越烦琐的事务性工作和可量化的技术性工作来说是合理而且是必须的。
他指出每一种权威各有其理想的组织,而科层制则是法理权威最适宜的组织形式。韦伯的科层制不是效率低下与作风不正的官僚主义的同义语,而是指按法理原则建立的一种理想化、正规化的组织形式。官僚制组织的特征主要有:第一,组织内的每个成员都占有一个明确说明了具体职权的职位(合理的劳动分工) ;第二,组织内成员的报酬、晋级和提薪相对固定,并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和表现,与血缘、地位无关;第三,组织内层级别制,强调严格的隶属关系(进行监督和控制) ;第四,强调组织的专门化;第五,组织*规章与制度来加以管理;第六,组织机关的管理,以书面文件档案为基础。
马克斯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正是在资本主义矛盾的基础上应运而生,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理顺了各种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1. 管理的专业化适应了工业化进程中不断扩大的企业规模,调解了劳资矛盾,使企业不再受投资者个人的直接的、任意的干预,使劳资关系趋于合理。
2. 组织结构上的专业化、部门化、层级化也适应了对组织扩大化、复杂化的有效控制。
3. 规章制度是组织得以良性运行的基础和保障,科学建立一整套精确、稳定、纪律严格的管理制度,通过确立各种管理规则、规范和相关标准,使各项活动走上制度化。
所以,科层制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被实践证明过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制度,纯粹的科层制行政管理,即官僚体制集权主义的、采用档案管理的行政管理,其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性对于管理者和有关人员来说形式上可以应用于一切任务,纯粹从技术上讲可以达到最高的完善程度,在所有这些意义上是实施作业管理形式上最合理的形式。
四、科层制的长期存在与完善发展
马克斯韦伯在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进行广泛的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任何有组织的团体,唯其实行强制性的协调方能成为一个整体。基于此,他将官僚集权的行政组织体系看成是最为理想的组织形态,并预言人类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普遍采用这种组织结构。
目前,在所有的领域里(国家、军队、政党、经济企业、利益集团、协会、基金会等) ,现代的团体形式发展是与科层制的行政管理的发展不断增强相一致的。我们发现,所有持续性的、烦琐的、事务性的工作都是由组织成员在现有的科层制的办公机关里面完成的,尽管后来出现的人本管理、知识管理理论以及学习型组织理论,都是在既定体制上的改造和优化,以使组织处于一种更有效的状态,或许以后的组织形式会趋于多样化如扁平化、臃肿化、网络化等,都没有否定和取代科层制的存在,而恰恰是使之不断趋于完善与合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