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政治复习 > 学术文摘 > 文章正文

浅析科层制存在的长期性

时间:2009-11-02 12: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内容摘要】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层制组织具有一系列的特点,正是这些特征保证了科层组织的高效率,满足了现代生产对统一、效率、控制的

  【内容摘要】以理性为基础的科层制组织具有一系列的特点,正是这些特征保证了科层组织的高效率,满足了现代生产对统一、效率、控制的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科层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的种种弊端越来越关注,甚至于试图将其废止。本文将从其存在和发生效用的社会基础出发,重新认识科层制存在与发展的长期性。

  【关键词】科层制 官僚制 管理

  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上的,它体现了德国的社会科学和美国的工业主义的结合。它指的是一种权力以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作为一种管理方式,科层制为现代社会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韦伯的科层制不是效率低下与作风不正的官僚主义的同义语,而是按法理原则建立的一种理想化、正规化的组织形式。

  科层制已经被证明是与现代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科层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许多新的组织理论的出现试图取代科层制而建立一种新的组织模式,对官僚制的评论甚至怀疑一直没有停息过。但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体制的产生和发生作用都是由其现实基础决定的,今天我们就从科层制本身和现实分析的角度,来分析科层制能否被替代。

  一、对科层制的解读

  作为一种适应现代社会化生产方式和法治条件下的社会治理的行政管理体制,科层制自出现以来受到了普遍的推崇,成为现代社会经典性和普适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由于其明确的技术化、理性化和非人格化而表现出它的合理性,还进一步体现了科层制度所共有的而且是相互关联的几个要素:

  第一,科层制表现为一整套持续一致的程序化的命令服从关系。各级官员由于受到非政治化的管理(对他们最主要的肯定评价是技术性要求) ,下级必须依*其上级的首创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层体制是法律化的等级制度,任何官员的行动方向是由处在更高一级的官员决定的。

  第二,上述从属关系一般是由严格的职务或任务等级序列先在地安排的。在这里,权力矩阵并不反映在权力的个性特点方面,而是基于职务本身的组织构造。在科层体制内部,每一个个体单元被分割成各自独立的部分,并且要求完全排除个人的情感纠葛。对权力义务体系的规定细致而明晰,使得每个人都能够照章办事而不致越出权力义务体系范围。

  第三,科层的非人格倾向。由于权力来源不是出自血统的或世袭的因素,而是源于建立在实践理性基础上的形式法学理论和形式法律规定的制度,科层运作的主要指标是可操作性与效率,实证主义有时甚至是功利主义就大大占了上风,个人的性格和意志在这里难以有所作为,人身依附关系因为科层内部流动的物化标准与程序化而弱化乃至消失了。用纯粹理性主义的观点看,个人的服从对象不再是拥有特定职务的个人,而是个人拥有的特定职务,换句话说,他为客观的非个人的组织和组织目标服务。

  第四,科层的技术化倾向。科层要拥有极为完美的技术化程序和手段,这也正是它之所以优越于其他体制的突出优势。在技术化取向的支配下,科层不仅愈益倚重各类专家,而且在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上也越来越科学化、合理化,组织行为的科学化业已成为各类科层的共识。这是因为,非此不足以回应社会的无论是来自程序或是系统外部的种种挑战。

  科层制习惯上也称官僚制,所以现实中很多人就把它和官僚主义相提并论。在韦伯看来,严谨的科层制组织理论是标准化、科学化的结晶,但是百密一疏,所有这些组织理论的推行和实践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有血有肉的人来执行的,人的私心也影响人们做各种决策、控制过程的严谨性,而且人与人的差别是很大的,所以也就促成了管理实践中的效果差别。另外,从管理者角度来看,严格按规程办事就是科学管理,对那些被管理者来说会形成一种死板、冷漠、缺乏活力、蓄意刁难等等看法;现实中也确实有一些管理者养成了高高在上、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作风,故而形成了官僚主义这一比较负面的形象。所以要正确看待科层制,就要首先拿掉官僚主义的有色眼镜,把握其真谛、精髓。(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