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物理复习 > 物理学史 > 文章正文

物理教学大纲和物理教科书的建设与发展

时间:2009-11-02 11:3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物理教学大纲和物理教科书的建设与发展  教学大纲是由国家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学科,统一颁发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编写教科书的

  物理教学大纲和物理教科书的建设与发展

  教学大纲是由国家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门学科,统一颁发的指导性文件,也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大纲规定的统一内容和要求,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学校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通常包括:1.大纲的说明。主要依据教学计划的精神,说明本门学科的教学任务和要求,以及教材选编的原则。这是大纲的指导思想。2.大纲本文。主要根据选编教材的原则,将本门学科内容的逻辑体系,以及教学进度,按照章节、课题,全面、系统、连贯地以纲要的形式列述讲授要点、安排实验、练习和参观等事项。3.关于教学法的建议。根据学科性质,简要提出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及教学的注意点等,以供教学参考。

  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进一步系统化和具体化,是教与学的共同依据。教科书的结构和内容,一般包括:1.目录。2.本文。即按篇、章、节的顺序,系统连贯、准确生动地叙述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包括最基本的事实材料和基本概念、原则、公式等。3.作业,如思考题、习题、实验作业等。4.图表和附录。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内容问题;是向学生传授什么知识,培养什么能力和进行什么思想教育的问题,即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方向和途径,关系到教育能否适合学校的需要和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因此,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科书的工作,不仅是建国初期改造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建国以来也作了大量工作,以使其符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建国以来至1976年期间,关于制定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编写物理教科书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过渡阶段;全面学习苏联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和十年动乱阶段。

  一、过渡阶段(19491952年)

  解放初期,我国由于来不及制定新的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和编写新的物理教科书,所以当时一方面采用了权宜之计,即在东北老解放区,采用东北人民政府以苏联十年制中学的自然科学课本为蓝本进行编译的课本,作为中学物理的教科书;在解放区,仍暂用解放前的老课本。如严济慈编写的物理课本和寿望斗编写的物理课本,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后的一段短时期内,仍重新出版,作为我国解放初期的课本。另一方面,为了尽快改革旧的教学内容,人民政府根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文教政策,及时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工作。

  1949年11月,中央教育部成立不久,就由中等教育司召开了一次京津中等学校负责人的座谈会,会上大多数人都认为普通中等学校数、理、化三科的教材编排不合理,以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不能获益,而且有害健康。同年12月23日至31日,教育部召开了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各地来的代表对上述问题又有相似的反映。对此,除了会议决定集中一批干部,并组织一部分有经验的教员编辑与改编中、小学教科书之外,接着于1950年2月10日又由中等教育司召开了普通中学数、理、化三科教材精简座谈会。会上关于数理化教材的问题,大家除了同意精简的目的在求教学切实有效,而不是降低学生程度;删除不必要的或重复的教材,但仍需保持各科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六三三制初高两级中学的制度暂不变更的原则以外,大家还同意这样的精简原则:教材应尽可能与中国生产建设实际结合,首先自然科学各科彼此间应明确分工,删除重叠或陈腐部分;初高中之间不必要的重复亦应酌减,充实新的科学成就。会上并推举方嗣,汪世清起草物理初稿。初稿又经几次修正,最后经严济慈校订,于7月10日由教育部印发,供各地中学物理教学作基本参考。这是解放后对中学物理教材采取的最初的改革措施。

  这次印发的初、高中物理精简纲要,都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精简纲要的原则。如初中部分在原则中提到初级中学物理学的教材,其学习范围是从物理世界的事象群中,具体地认识最简单的事实和最基本的原则,而任务就是以这些认识来树立人类知识和物理学的基础。其学习路线是从事业里引出思想的概念和联系,来织造科学知识,所以要选择简单的自然现象,和在合理的条件所划定的孤离情况之中用实验表演,把事实的根底刨挖和暴露出来,给学生们记取和理解。因此,事实的例证和剖白是列在首要地位的。还指出这次精简主要是紊乱的制度,如英国的度量衡和中国市用度量衡;陈腐的观念,如质量不灭,填充性(物质填充性),以太传光;不易把握的概念和定义,如力、离心力、力场、电位;难于理解的定律,如运动定律、引力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光的折射定律;艰涩的问题,如圆运动、电离论、光的本质、原子构造;繁难的算式,如运动的公式、抛射轨迹方程、功量和能量的转换式,变态的潜能方程。同时规定实验插在讲授中间,便于学习和了解。并说一次实验不限于一个问题:凡属并联的事象尽时间和条件的可能合并在一次实验里。等等。又如高中部分,在原则中首先指出教材分讲授和实验两部分,先后分列,不相参杂。还说初级教材的选择偏重在现象,而教法偏重在启发和归纳,高级教材的选择偏重在实验和观察,略加计算,而教法偏重在灌输和演绎。对实验还特别指出设置实验的目标原为培养学生们的观察才能和训练他们的实验技术,所以实验教材的性格应分作五项,切实执行:甲、寻求现象间的因果规律。乙、证明物理量间的数值关系。丙、联系到实际的应用问题。丁、自制简易器具和修配仪器。戊、记录各个观测事项,并计算其关系与结果,写成有系统的报告,和探讨问题。等等。所以,这一部分是提纲挈领地说明编写精简纲要的目的要求和略加提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以使教学不致偏离精简座谈会的基本原则。(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