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物理复习 > 物理实验 > 文章正文

开展小实验的几种形式

时间:2009-11-02 12:0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开展小实验的几种形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任何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发现,都有赖于大量的实验探索和验证。然而,在

  开展小实验的几种形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任何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发现,都有赖于大量的实验探索和验证。然而,在目前新教材使用的初期阶段里,却出现了同步的实验器材还比较匮乏的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这些小实验,器材易得,操作简单、方便,人人可动手参与制作和实验,从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过程,领悟研究方法,学会科学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实验效果较好,对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一、做物理小实验的必要性

  1.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深化理解课本知识

  由于课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将所有实验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所以对于一些实验,学生就只是纸上谈兵;而且有很多物理规律有需要在物理现象的基础上理解,所以一些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及演算推理得出的结论的信服度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并观察实验想象。正如物理教育家朱正光先生曾有过的精辟论述: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而一些课后小实验就可巧妙解决这个矛盾。

  2.深深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阶段,物理是学生们普遍反映较难学的一门课程,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学好物理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引入新课时可使用课前设计的一些小实验、也可直接运用课后小实验来向学生置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3.理论联系实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任何一门学科都与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与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与完善。物理中有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而课后小实验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日常生活的作用,使学生明白了所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加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小实验的几种形式

  1.结合教材,随堂训练

  随堂实验应灵活机动。在抓好教材中探究的前提下,适当穿插或补充一些小实验,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引导学生解答有关问题。

  2.配合习题,同步训练

  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推理性习题,可适当配合同步小实验,抽象习题形象化,推理习题具体化。

  3.利用第二课堂,对症训练

  第二课堂有着不受教材限制和训练内容可集中的特点,因此有针对性地及时做一些典型的小实验,能收到释疑解难、深化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的效果。

  4.节假期间,抓紧训练

  节假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现在又实行了双休日,这正是学生们做小实验的好机会。

  5.开展科技活动,进行创造性训练

  课内教学内容毕竟要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而课外科技活动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都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搞得丰富多彩,更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三、如何指导学生做小实验

  小实验是与物理课堂教学直接有关的课外教学活动。它与课堂教学相伴而行,互为补充,各有侧重,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整体。现代教学方式正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化,教学活动不能再局限于课堂范围之内,而小实验就是一种开放型的教学方式。

  1.提高认识,是开展小实验的前提

  分析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现状,不难看出,开展小实验的主要障碍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如不从一切都围绕升学转的圈子中解脱出来,被高考、中考这根无形的绳索束缚住手脚,就不可能自觉地去开展小实验。

  2.突出特点,是发挥小实验教学作用的根本

  小实验是依据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精心安排的活动,由于它在内容和形式上不同于课堂教学,而具有如下的特点:(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