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误差分析谈实验操作方法
从实验误差分析谈实验操作方法 普通高中物理实验内容标准中指出:能根据实验要求合理选择并安装实验器材,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能
从实验误差分析谈实验操作方法
普通高中物理实验内容标准中指出:能根据实验要求合理选择并安装实验器材,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能排除实验中的一般故障。现就高中力学实验误差分析谈操作方法。
一、长度的测量
1、误差分析: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误差:
①对小于1mm的部分长度估读不准确;
②刻度线未与被测长度平行;
③刻度尺的起点(可以不是0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起点未对齐;
④视线未与刻度尺垂直等。
2、操作方法:
(1)用刻度尺测量
①测量时米尺的刻度线要紧贴待测物体,以减小视差;
②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③测量起点不一定选在0刻度线,应使操作尽量简便;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要进行重复测量,然后取平均值;
⑤毫米以下的数值靠目测估读一位,估计值至少是最小刻度的1/10。
(2)使用游标卡尺测量
①在看游标尺上的哪条刻线与主尺上的某条刻线重合时,要选一条重合得最好的来读数;
②在看是游标尺上第几条刻条与主尺刻线重合时,不包括游标尺的零刻度在内;
③在读数前,先拧紧紧固螺钉,以免游标尺移动影响读数;
④精确度为0.1mm,0.05mm和0.02mm的游标卡尺的读数,以mm为单位时,读数保留到小数点后第1位、第2位和第3位。
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误差分析
①用描点法记录的拉力方向不够准确;
②所作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不严格平行;
③拉橡皮条时,没有做到橡皮条及两细绳套平行于方木板,使在纸上所描下的拉力方向并不是拉力的真实方向;
④没有校准弹簧秤的零点,两只弹簧秤的刻度不准确;⑤弹簧的拉杆与限位孔有磨擦,使弹簧读数并不能真正表示细绳中拉力的大小。
2、操作方法
①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再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使结点小些,便于准确地记录结点O的位置。
②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伸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秤读数有无变化。
③弹簧秤在使用前应将其水平放置,然后检查、校正零点。将两弹簧秤互相钩着水平拉伸,选择两只读数完全一致的弹簧秤使用。
④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O的位置一定要重合。
⑤用两只弹簧秤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像皮条时,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以60-100之间为宜。
⑥读数时应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行,并使细绳套与弹簧秤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避免弹簧秤的外壳、弹簧秤的限位卡之间有摩托。读数时眼睛要正视弹簧秤的刻度,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橡皮条弹性限度的前提下,拉力的数值尽量大些。
⑦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取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
⑧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三、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1、误差分析
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①弹簧的长度测量不精确。
②描点、画图不精确。
2、操作方法
①安装时,要保持刻度尺竖直并靠近弹簧。
②实验时,要尽量选择长度较大、匝数较多,但软硬程度(颈度系数)适中的弹簧,以每挂一个钩码(20g),弹簧伸长量增大1-2cm为宜。
③读取弹簧下端所对应刻度时,要用三角板,并且视线垂直于刻度,力求读数准确,等钩码静止时,再读数。(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