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复习大纲]高考能力测试历史基础训练

时间:2010-08-26 17:1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训练指要  1.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途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训练指要

  1.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途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2.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

  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内容、实质和意义。

  4.黄花岗起义和保路运动的原因、经过与意义。

  5.武昌起义的经过、取得胜利的原因、结果。

  6.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采取的内外政策及其评价。

  7.张勋复辟的结果;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原因、结果。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些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人,从驱除满人那一方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不表明当时孙中山

  A.正确地揭示了中国近代的民族问题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认为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具有双重意义

  D.坚持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观点指导革命

  2.下列不是同盟会得以成立的条件是

  A.革命形势有了重大发展

  B.清政府“预备立宪”破产

  C.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D.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纷纷建立

  3.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较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4.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同立宪派的矛盾

  5.清末的“预备立宪”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的主要区别在于

  A.维护君主制度 B.缓和国内矛盾

  C.引进欧美政体 D.加强君主专制

  6.清末“预备立宪”实质在于

  A.摆脱政治危机,加强专制集权

  B.顺应舆论要求,改革社会弊端

  C.引进欧美政体,巩固清朝统治

  D.改革官制,加强中央权力来源:360高考-高考

  7.清末“新政”与洋务运动的不同点是

  A.在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外危机的背景下开始

  B.有向西方学习的内容

  C.统治阶级内部对出台措施存在着严重分歧

  D.对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客观上起了诱导和刺激作用

  8.20世纪初期,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革命党人未发动和依靠群众

  B.革命党人未提出明确的纲领

  C.武装起义的计划不周密

  D.发动武装起义的条件不成熟

  9.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是

  A.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B.加强满洲贵族统治

  C.欺骗社会舆论 D.实行君主立宪

  10.辛亥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B.推翻清朝满洲贵族统治

  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建立民主共和国,让人民享有民主自由

  11.中国人民开展保路运动的最根本原因是

  A.反对收回已准许商办的铁路干线

  B.反对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帝国主义

  C.抗议逮捕保路同志会负责人

  D.推翻腐败卖国的清政府

  12.武昌起义后建立的湖北军政府是一个

  A.资产阶级革命派完全掌权的政权

  B.包括革命派、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联合政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