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近五年高考古代史命题的特点和思路

时间:2010-08-26 17:1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第一,强化主干知识,突出主题性。   试题不再以知识点来组织和命题,而是强化主题意识,瞄准一个或若干核心材料进行素材的收集与试

  第一,强化主干知识,突出主题性。

  试题不再以知识点来组织和命题,而是强化主题意识,瞄准一个或若干核心材料进行素材的收集与试题的设置,考查的知识主要以课本的主干知识为准。 如2005年全国卷Ι“西南地区的民族”、“文学作品”,全国卷Ⅱ“水利工程”,全国卷Ⅲ“河西走廊”,这些都是以古代史主干知识作为引线,联系中外历史内容,设置专题进行考查。

  第二,试题不再强调知识覆盖面的广度与深度。

  考查的覆盖面较窄,考查的知识点较少,难度系数不大,但不同年份又根据当年的实际有所侧重。在“3 Ⅹ”模式后,文科综合的考查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加之历史学科分值较以往“3 2”模式要少,某些章节高考很少考查,甚至没有涉及到,而秦汉、唐宋、明清则是考查的重点章节。

  第三,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突出生活性与时代性。

  联系古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结合当代日常生活的实际,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如2005年全国卷Ⅱ“水利工程”,2005年天津卷“农具的变化”等生活气息很浓。

  第四,重视对区域史的考查。

  从地缘切入,以事实为线索,用历史意识来剖析现实是跨学科试题的常用设计方法。近几年高考试卷明显地反映出以某一历史文化遗产或以某一城市某一区域史为切入点的命题方式。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13题~16题考查西南地区有关历史知识,全国卷Ⅱ第39题“古城西安”,全国卷Ⅲ第39题考查“河西走廊”的历史知识等。对于区域史的考查,能有效将政史地三科结合起来,并在历史知识的考查中,又能照顾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一定地区发展能体现当今国家大政方针,与时政热点联系较紧,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因此区域史是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查最好的载体和切入点之一。

来源:360高考-高考 近5年来古代史试题特点和命题思路带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和启示,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总结,这对广大师生在备考过程中寻求适当的复习策略,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具备四点认识:
  认识一:重基础
  当前高考命题强调“能力立意”,突出对考生学习能力的考查。但脱离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学生应首先抓好古代史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学习,重点内容要准确、清楚、完整地记忆;其次,要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弄清重点概念和主干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
  认识二:理专题。
  由于教材是按段分块编纂的,高考又基本上以主题的形式展开,所以古代史复习应淡化朝代意识,树立主题意识。从这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古代史主题的选择应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多关注正面的东西,尤其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体现文明传承性、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对人类生存有永恒意义的话题。如2002年上海高考“水利题”渗透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主题,即使像隋炀帝这样历史上有名的暴君,2003年江苏卷考的也不是他的暴政,而是他的一些具有积极意义的政策举措,这些似乎都透视着一种共同的信息:应该多关注历史当中正面的对现实有积极影响的东西。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古代史要特别关注以下主题:
  1.政治:历代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总结(特别是可资借鉴的经验);各类制度的演变(特别是监察制度、地方行政制度、选官制度、赋税制度的演变)。  
  2.经济思想、经济政策;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古代重大工程、重要古都。  
  3.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包括民族政策、民族之间友好往来、对边疆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