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2009年高考名师手记之:历史篇(一)

时间:2009-11-02 11:3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复习要点】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

  第1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复习要点】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复习思路】

  复习本讲要突出一条主线,抓住两个重点。一条主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制度。两个重点:一是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二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复习时注意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注意把握同一历史时期相关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注意形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整体线索。

  预计2010年高考,本讲知识在选择题、探究题等题型中均有可能出现,内容上会着重考查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同时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和发展中呈现的趋势。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提倡制度创新,因此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在高考中必将有较大的体现。

  【知识归纳】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1.分封制

  (1)目的:周王朝想通过建立子国的方式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统治。

  (2)内容: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宗法制

  (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通过血缘的关系,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无论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法的核心)。嫡长子是土地、财产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

  (3)宗法制特点:①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家 和国密切结合;②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等级森严。

  (4)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二、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始皇帝的来历: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把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嬴政宣布自己为始皇帝,认为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2.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九卿指中央政府中三公之下的许多重要官职。

  (二)废分封,置郡县

  地方行政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的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县是郡的下级地方行政机构,县设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机构。与行政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