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元培学院院长许崇任:三个专业不报不录取(2)
政策性对自主招生的30分或者20分的加分如果操作呢?如果有自主招生加分的学生,在我刚才提档分操作的时候没有进入,那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核对考分,我们一看他没有我们就会核对他的实考分是多少,获得的自主加分是
政策性对自主招生的30分或者20分的加分如果操作呢?如果有自主招生加分的学生,在我刚才提档分操作的时候没有进入,那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核对考分,我们一看他没有我们就会核对他的实考分是多少,获得的自主加分是多少,有没有政策性加分,我们就把这些分加起来,看他达没达到我们的提档线。如果他有30分的加分,他也达到了就被录取的,如果他没有达到就不能够被录取为北京大学的学生,即使他有30分加分也不够。
那么政策性加分一共可以有多少呢?就是政策性加分如果你同时是少数民族又是市三好等等,你超过了20分,北京市的政策是只认20分。但是如果你有自主加分,比如说你有5分或者10分的自主加分,就是再加上这个分,如果够提档线了也提档。所以我说这个政策不影响正常考生的利益就在这里。
接着下一个问题你可能会问,他加了30分,那个名额是哪来的呢?实际上我们指的刚才说提档的任务,刚才说凡是投档分数达到录取线的学生,是我们指定的北京市今年投档的计划名额。至于后来需要加上自主招生分数的这些学生,是我们另外追加的机动名额,不含在公布的北京市的投档名额里面。如果你们对这个有任何怀疑的话,你们可以查一下每年北京市的大厚本子。我们这几年每年投放到北京市的招生的文理科名额,前几年稳定在270、280人左右,今年大概就是250、260人。实际上你们去查那本书,北京大学在高考结束后在北京市录取的考生人数,每年大概都在400人左右,多出来的100多人,实际上就是这些额外的机动名额。我们在投放名额之前就把这个名额考虑到了,按照这样的投放名额是不影响考生利益的。这是我说的第二项大问题,就是这几项政策不影响正常考生的利益。
第三个我想谈一下针对北京地区考生的一些保护性政策,实际上一共有四条。一个是小语种上面我们有针对北京市的保护性政策,大家都知道小语种是属于零批次的,就是它在一批次高校录取结束之前它就结束了录取,零批次的报考是不会影响一批次录取的,不会当成第二志愿的。如果你报北大的小语种,是按照实考分录取,不考虑加分政策的。录取以后分专业的时候是没有级差的,按照申报的专业来录取,也不调剂的,没有录取那就退档,这是零批次的政策。如果你高考公布分的时候,你通过网上、电话等各种途径知道考生的分数了,那个时候你觉得他考的非常好,我不想进入小语种,我想按一批次录取,可以吗?可以,但是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你必须一批次的第一志愿是报的北大,同时你报的小语种分数又达到了北大的提档分数,那么你可以到招生办公室写一个申请,转换成一批次录取,这是政策允许的。如果你一批次的第一志愿报的不是北京大学,那这样的操作就不能进行了,所以大家这一点应该想想。这个就是给一些,比如说我觉得考生的成绩不稳定,高的时候挺高的,这样的话你也许可以考虑是不是零批次到北大的小语种,所以这样就是相当于对北京考生的一种保护性政策。
第二个就是我们承诺在北京的理科生里面,如果你实考分数,在北京市理科的前50名,我们保证满足你第一志愿,这样的话实际上也是一种和自主招生这些有20分、30分加分的学生相比,他们在这一条上和大家是同等的。所以实考分数,没有得到这些政策优惠的考生,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实力来实现你的专业要求,那就是前50名的实考分数满足第一志愿。前100名理科的实考分数,满足前三个志愿之一,按照志愿的顺序。那有的家长想说,这三个志愿可以完全按照我们喜欢的填吗?完全可以。有的家长经常提你们能满足吗,你们能实现吗?有时候我们愿意反问他一句,我们已经实行这个政策不止三五年了,哪一年你听到北大因为不能满足这个政策,有投诉的吗?没有。这个政策我们是完全可以满足的,是有一些相当准确的政策支持我们这样做的。
第三个今年有三个专业是所谓的不报不录,意思是说如果这三个专业你在五个志愿当中没有报,不论你的分多高我们都不会录取你,这三个专业我们是给有志向的考生留着的,就是考古、历史和地质学。如果你的志愿里面没有这三个专业之一的话,比如说地质你只要五个专业里面不出现地质,我就不会录,那北京市的地质学招生指标我留给谁呢?留给有志愿的,如果志愿里面没有报地质的,我就降一份去找,最多降到20分去找有志愿的考生。(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