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家有考生 > 文章正文

家长、考生警惕陷入"高考误区

时间:2010-12-11 10:4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四处打探对比分数、临考放弃弱项科目复习、盲目参加各类冲刺班家长,别带孩子走进高考误区  距离高考还有20多天时间,高三学生难免

  四处打探对比分数、临考放弃弱项科目复习、盲目参加各类冲刺班家长,别带孩子走进高考误区

  距离高考还有20多天时间,高三学生难免有些紧张,而面对孩子的第一次人生抉择,家长们也纷纷忙碌起来。

  殊不知,家长们的热心有时却会带孩子们走进高考误区。

  5月14日,沈阳市名师、20多年从事高三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市第120中学教学主任孔桂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了一些自己的心得。

  误区一:家长四处对比孩子分数

  事例:杨女士儿子今年高考,几次模拟考试成绩发布后,杨女士就开始忙着打听孩子的排名情况,他不仅关心孩子在本校的排名,还四处打探孩子成绩在其他学校的位次。杨女士说,她这样做是为了掌握孩子在全市高考生中的名次,为填报志愿作参考。

  专家会诊:家长千万不能与他人攀比孩子分数。孔主任说,因为每所高中的模拟考试内容和出题的难易程度有所差异,即便考试内容一样,各学校老师的评分标准也不尽相同。这种无意义的比分数,只能增加孩子负担,即使是夸奖也能给孩子增加无形的负担。

  误区二:临考放弃弱项科目复习

  事例:我数学历来不好,现在怎么看也不能及格!有看数学的工夫,还不如去背历史呢。小李学文科,这些天他已不再复习数学,大量时间用来背历史、政治。

  专家会诊:孔主任说,临考前,文科生适当向文综合科目倾斜是正确的,但弱科也要适当兼顾,起码基础部分不能丢分。

  误区三:盲目参加各类冲刺班

  事例:如今,社会上各类补课机构推出了不同形式的考前冲刺班,这些班往往针对某所学校,时间安排甚至与该校学生作息完全合拍。老赵刚给孩子报名参加了每周日上午的冲刺高考班。

  专家会诊:孔主任说,考前20多天,考生备考主要是做模拟题和查缺补漏相结合,而教师最了解本校学生最需要什么样的试题,所以做题还是要依赖学校,与教师保持一致。

  误区四:复习专挑安静环境

  事例:临近高考,各个中学的高三学生已陆续进入自由复习阶段。而不少学校的高三教室里,安心坐在书桌前复习的学生越来越少,因为学生已纷纷选择家里等更安静的地方复习,他们的家长已表示让孩子在家中复习备考。

  专家会诊:事实证明,学生在家中复习效果并不好。许多学生在家里看书时一边吃水果,一边听MP3。同时,由于高考是30人在一个教室里考试,翻卷、咳嗽、询问等声音在考试中都可能存在。有的学生在家中备考时间过久,高考时无法适应考场环境,导致不能发挥。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