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家有考生 > 文章正文

高考饮食食谱巧搭配 大鱼大肉要不得

时间:2010-10-25 14: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还有几天的时间,众多的高三考生即将迎来高考。在这非常时期,作为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营养,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

还有几天的时间,众多的高三考生即将迎来高考。在这非常时期,作为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加强营养,使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迎接考试。由于高考复习及考试期间天气较热,加上学习的劳累、紧张等原因,多数考生的消化功能会有所下降,表现为食欲降低。此时,家长应参照孩子平时的饮食习惯,尽量选择爱吃的食物,变换花样,使饭菜更加可口。

误区一:考前进补最有效

许多家长将服用保健品视为补充营养的最佳途径,贪多求快,希望通过保健品来达到迅速补充营养的目的。实际上,考前临时进补不妥。营养和知识一样,要靠平时的积累,等到考前才注意要吃什么,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其实,保健品决非万能,而且并非所有的考生都适合“享用补品”,保健品也有因人而异、适不适合的问题。考生和家长不要期待那些标榜提神醒脑的产品会产生“特异功能”,如果考生不吸收、不适应的话,还会导致腹泻、过敏、感冒上火等病症,与家长的意图适得其反。如果确实愿意给孩子吃一些补脑方面的保健食品或者保健药品,一定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不要滥用,要适可而止。

误区二:肉类唱主角

考前学习紧张,消耗大,营养一定要跟上。不少家长担心自家孩子营养不良,变尽花样,遍求良方,佳肴美味供应不绝,甚至不惜整天以大鱼大肉伺候考生。如果考前每天都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孩子的肠胃并不一定习惯,弄不好,反而导致腹泻、不舒服、食欲不振等现象。而且吃得过杂反而容易造成肠胃疲劳,而吃得过饱,食物在肠胃中消化需要大量血液,脑内血液供氧减少,会导致大脑迟钝,思维不敏捷。此外,考前饮食以鸡鸭鱼肉唱主角也并不明智,清淡低脂才是正确之道。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糖类,而非脂肪。血糖水平低,大脑的工作效率也高不了。所以,适当提高血糖,有利于复习考试。低脂,则是因为夏季过食油腻会伤脾胃。考前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

误区三:食谱变化大

有的家长喜欢在大考前夕为孩子准备特别的饭菜,事实上,考前大换食谱是考生饮食的大忌。原因在于,食谱变化大,肠胃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这反而容易影响身体状态。日常的生活规律最好不要改变,应保持平常饮食。尤其考前三天不要突然吃一些不熟悉的食物或不经常吃的食品。考前要少吃容易产气、产酸的食物,如韭菜、地瓜、碳酸饮料等。(曾理)

少喝刺激性饮料

考生每天要保证1500毫升至2000毫升的水分摄入量,充足的水分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这样大脑工作所需的氧才能得到及时供应。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煨、炖的汤类食品,来补充孩子身体的消耗,提高考试效率。也可以熬些绿豆粥、银耳莲子汤、百合银耳汤等,适量放些糖,既美味可口,又清热祛暑、解毒。酸梅、山楂、橙汁等酸性饮料可开胃健脾。有些考生希望通过喝咖啡来提神,适量喝一点是可以的。但不要喝特别浓的咖啡,尤其是晚饭以后,建议不要喝咖啡。(阚玲玲配餐推荐)

早餐吃好

早餐应吃好,切不可空腹,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晕厥现象。吃好早餐可充足供给大脑必需的能量,对保持旺盛的精力和较好的考试状态具有重要作用。早餐能量应占全天总能量的30%。由于早晨起床后,大脑皮层仍处在抑制状态,很多孩子食欲较差,进食量少,因此早餐要进食体积小、质量高、热量高、耐饥且又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面包、蛋糕、白糖、果酱、馒头、烧饼、煎鸡蛋及煎馒头片、豆浆、面条、荷包蛋、火腿肠及香肠等。

午餐吃饱

午餐是考生一日中主餐。午餐饭菜要丰盛,午餐各种营养素含量一般占全天供给量的35%—45%。

上午体内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消耗很大,午餐应该吃饱吃好,可吃些肉类、鸡蛋等含能量较高的食品,它为午后学习活动做好准备。因此午餐应摄入充足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有主食、有肉、有菜、有豆制品,有干有稀。(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