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最新信息通报会纪要(5)
时间:2010-01-20 22:51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次
第二个问题,在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现代文阅读方面有什么变化? 一、如果把江苏2008年《考试说明》所显示的江苏卷的结构框架与过去试卷相比,不难看出调整实质上主要在于现代文阅读方面。应该说,
第二个问题,在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现代文阅读方面有什么变化? 一、如果把江苏2008年《考试说明》所显示的江苏卷的结构框架与过去试卷相比,不难看出调整实质上主要在于现代文阅读方面。应该说,其他方面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而现代文阅读变化则很大。 1.出现了三类文本阅读,即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类文本的阅读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相一致,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与考的一致。就我省而言,2006年以前的《考试说明》及直到2007年的试卷,都只有文学类、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类两类文本的阅读测试。 2.所谓“选考”,主要是就现代文阅读而言。必考与选考,并不是照应新课程中的必修与选修,但总的看来,高考语文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谐了。必考与选考方面,08年江苏卷与07年宁夏、海南卷有一定不同。07年宁夏、海南卷必考的阅读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而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则是供选考之用。江苏的必考阅读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这突出了文学作品阅读的地位,符合课标精神;选考题由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构成,也便于做到等值。听说,原先打算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实行选考时,由于文学类文本阅读题一般不易得分,有的学校已叫学生放弃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了。 3.顺便说说附加题,实际上也是就阅读而言,只不过也包含文言文阅读而已。语文加试题考查的能力,主要是理解(B)、分析(C)及鉴赏评价(D)等的能力,在语知、阅读、写作三个方面中,主要是关乎阅读能力的问题。这确是抓住了一个人语文活动的主要方面。一个人的语文活动,与语知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写作,并不是每一个人不懈地进行的事情;唯有阅读,是一个有文化的人终身不停的事情。终身学习,某种意义上就是终身阅读。阅读,关系到终身学习的收获、终身事业的成就、终身生活的质量。 二、如果把江苏2008年《考试说明》所显示的现代文阅读方面的具体要求与过去相比,也不难发现有重大的不同。 1.过去《考试说明》所说的阅读方面的考试内容,不分文体,广而言之,统而言之。 我省虽然2006年就提出了考查三类文体的问题,但直到2007年,《考试说明》也未就三类文体分别提出要求。请看2007年《考试说明》所写: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的论述类、实用类文本和文学作品。 “论述类”文本指论文、杂文、评论等;“实用类”文本指新闻、通讯、科技说明文、常用应用文等;文学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重要词语”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词语。要注意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意。 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的重点一种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一种是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②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重点考查把握段落内部层次及段与段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概括。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要求能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E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要求从文本出发,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感作整体感知和把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相关专题:北大中学校长推荐制利弊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