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填报指导 > 文章正文

新高考及平行志愿填报政策全解读(2)

时间:2011-06-04 14:46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实行分类测试后,高考文化总分按一、二、三类科目组合分别计算:第一类为“3+综合+自选模块”,满分为810分;第二类为“3+综合”,满分为750分;第三类为“3+技术”,满分为550分。每个考生文化总分的个数与其

  实行分类测试后,高考文化总分按一、二、三类科目组合分别计算:第一类为“3+综合+自选模块”,满分为810分;第二类为“3+综合”,满分为750分;第三类为“3+技术”,满分为550分。每个考生文化总分的个数与其所报类数一致,文化总分最多为4个,分别对应3个类别和艺体专科;艺体兼报文理的考生此外还有两个综合分,分别对应本科和专科,分数按报考类别一次性公布。

  虽几经扩招,我省每年能考上第一批高校也仅3万多人,约占高考总人数的1/8。而近年选报(或兼报)新高考一类考试科目的学生比例大体在1/2-2/3之间;另有不到1/2考生选择不需要考“自选模块”的第二、三类考试科目,有不少考生直接参加不需要考“自选模块”和“综合”的第三类科目考试。2011年高考,我省报考各类考试近30万考生中,单报一类、一类兼报二类考试科目6.33万余人,一二三类兼报12.06万余人,单报二类、二类兼报三类9.42万人,单报三类为2.15万人。

  逐类逐批划线、分批选拔,文理科录取第一批为重点高校、“211”等本科高校专业,对应一类考试科目;第二批为其他一般本科高校专业,对应二类考试科目;第三批为高职(专科)专业,对应三类考试科目。按政策规定,本年度普通高校自主招生、艺体特长生,须在5月15日前须单独填报志愿,在第一批分别单独提前投档。已填报自主选拔、艺术特长生院校志愿但又放弃的考生,该批只能通过填报征求志愿参加录取。高职自主招生在5月底前完成录取(确定入选考生名单)。

  志愿填报看清规则

  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录取批次中设置的,若干个具有平行(并列)关系的院校志愿。文、理科高考志愿设置,除各批前半段的提前录取阶段仍为传统志愿设置,后半段均设置平行志愿。各批首轮平行志愿、征求志愿(第二轮)均设置A、B、C、D、E5个高校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设高校服从志愿,每所高校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艺术、体育:艺术类第一批因为专业校考为主,分值各异,只能按传统志愿招生,第二、三批均为平行志愿;体育类各批均为平行志愿。各批次及其中各轮志愿设置与文理科相同,但每所高校仅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平行志愿的投档,以高校最终核定的招生计划及投档比例为基本依据,根据报考科类(考试类别),按考生分数从高到低,遵循其志愿,被检索的志愿中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每个批次的录取,一般先后要经过3个“轮次”的平行志愿组投档。各批单轮投档比例一般控制在1:1与1:1.1之间,各轮累计投档数原则上不超过高校招生计划的120%。每轮投档中每考生只有一次机会,即只投一次,不补充投档。考生被投到某院校后,不论被录取或因某种原因被退档,在本轮中其他志愿就自动“作废”,也就不可能再有“补投”到其它4个高校志愿;如果考生5个高校均未上投档线,则本轮无法被投档,只能参加后面轮次的征求志愿或降分征求志愿。

  平行志愿,可以提高考生志愿满足率和高校投档满足率,但不可能提高录取率;可以减缓志愿填报风险、减轻考生心理压力,但无法完全规避风险。例如,无法调档的风险,调档后超比例或专业志愿未填合适、不服从调剂等等原因,其退档风险仍然存在。

  以下为2010年我省发生的志愿填报失误的真实案例。

  2010年7月下旬,舟山一考生646分,超出浙江一本录取分数线95分被退档,家长怀疑有“猫腻”。该考生院校志愿:A同济大学,B浙江大学(微博),C南京大学(微博),D南开大学(微博),E西安交大;专业志愿:A志愿只填了土木工程,没填服从专业调剂;BCDE的专业志愿,也填得相当“高调”,没有服从专业调剂。结果是该生被同济大学(微博)投进后直接退档。据查,投档退档全过程都按规定程序进行。退档原因:并非黑幕,而是考生认为可以冲一冲,信心爆棚,没有考虑专业不服从而退档的风险。上了A志愿同济大学投档线(630分),但因只填一个土木工程专业(录取平均分664.8分)又不服从专业调剂,被退档。由于之前被同济大学调档,其他学校就不可能再调档,其实就是相当于其他志愿全部作废。后来该生只好通过征求志愿重新补报,最后被录取到南京某高校。(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