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如何填报志愿 巧用排名法及往年资料
高考前如何填报志愿 巧用排名法及往年资料我国目前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根据不同地区有不同安排,第一种是考前填报志愿,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填报;第二种方式是考后估分填报,填报的时间是在高考以后,高考成绩未公布前
高考前如何填报志愿 巧用排名法及往年资料
我国目前高考志愿填报的时间根据不同地区有不同安排,第一种是考前填报志愿,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填报;第二种方式是考后估分填报,填报的时间是在高考以后,高考成绩未公布前;第三种方式就是考后知分填报,时间是在高考分数公布之后,甚至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出来之后。不同时间填报志愿,考生可参考的依据不同,因此采用的技巧也有所差异。对于考前估分填报志愿地区的考生来说,如何估算自己的位次是填好志愿的前提。为了让考前估分填报志愿地区的考生及家长学会如何结合成绩来定位,本文以北京为例,说明考前填报志愿需遵循的填报原则。
准确定位:排名法更有效
填报志愿要有理有据,所谓的理是指技巧,而据一般认为是往年的录取数据。在利用往年的录取数据时,最常见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分差法,另一种是排名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方法如何操作。分差法,也有人叫线差法,是指自己的预估成绩超出每个批次线多少分。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简便易行,较容易掌握。比如说北京海淀一名理科考生模拟考试成绩是580分,海淀区一本线划的是450分,高于一本线130分。相当于2010年北京的624分(2010年北京高考的一本线是494分)。这样分析,这个考生打算报北航,2010年北航调档线是612分,高于一本线118分;09年北航调档线是602分,高于一本线101分;08年是607分,高于一本线105分。这样分析他报考北航被录取的几率就比较大,并且还可能有比较充裕的专业选择余地。如果这位考生愿意,还可以报考录取分更高一些的学校。
而排名法,就是按照考生的排名来选学校,如果考生的排名高于所选学校或专业前几年录取考生的排名,最起码要等于你所选的学校的排名,拟报的学校才有录取机会。这名海淀考生成绩为580分,通过查询,区排名是1711名。有了这两个数据,再对比2010年高考分数分布情况,海淀区1711排名对应的是约 603分。
我们把排名法的结果与分差法对比一下。用分差法计算,得出结果该考生模考580分可以报北航,因为算出来,他相当于2010年624分,远高出北航 2010年的高考分612分。但用排名法,只相当于2010年的603分,报北航还有点悬。两种方法竟然差了21分。这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了。两种方法出来的结果差别这么大,哪一种更有参考价值?
为了判断两种方法的参考价值,我们进一步分析。分差法参考了一个数据,这就是各个区县为本次模考划定的分数线(此处以一本线为例)。这个一本线是由各区县在参考往年录取率和上线率的基础上形成的。什么意思?就是往年本区的考生总数里有多少人上了一本线,那个人数除以考生总数,叫上线率。录取率就是往年全区被一本院校录取了多少人再除以考生总数,叫录取率。问题就在这儿了。
这个算法没错,但是忽略了一个因素。有两个问题没有考虑清楚,一个就是招生计划,是否有变化?还有一个就是报考的考生的人数是否有变化?当这两个因素比上一年变化不大的时候,影响就不大。但是这两个因素变化大,如果考虑进去之后,有可能结论就不是这样的。
分差法要准确有两个假设,一是每年批次线的学生的位次是一样的;二是考生每年的考试成绩分布是一样的。但是这两个假设通常都是不成立的,但是其中第一个假设在招生计划和考生人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就变化不大,而前些年确实招生计划和考生人数变化不大,因此使用分差法的误差就小一些。而这几年北京考生逐年减少,如果还使用分差法,误差势必增大。但是使用排名法就不受此因素的影响。
当然,分差法也不是说一无是处。最大优点是简便,所以我不是完全排斥分差法。还有些区县没有向考生公布往年高考的本区排名,那就没办法使用排名法,就只能使用分差法。
确定估分依据,巧用往年资料(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