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报考技巧 > 文章正文

聊聊2012年高考十大热门专业这点事儿(12)

时间:2012-04-21 16: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对外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简称,就是要会用外语作为媒介教外国人汉语。这个专业主要学习三方面知识:文学、文化和语言,主要培养具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日后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或从事对外文化交

对外汉语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简称,就是要会用外语作为媒介教外国人汉语。这个专业主要学习三方面知识:文学、文化和语言,主要培养具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日后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或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实用型专门人才。中国语言文化强调的是文化二字,包括所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的汉语水平,有一定的中国语言文化素养及初步研究能力,能熟练运用汉语进行相关工作的通用型语言文化人才。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及语言教学的一门学科。应用语言学以语言学为基础,分析、归纳人类语言的关系和内在联系。院校不同,侧重不同。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从事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相近学科的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古典文献学以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培养具备中国古籍整理与古典文献学全面系统知识,能从事古籍整理方面的实际工作、古典文献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文献学专门人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主要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全面系统知识,能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专业与就业』

就业范围多元化 专业对口不足半数

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其中汉语言文学就业率区间处于B 至B-阶段,就业率在80%左右;汉语言就业率区间处于C 和D 阶段,普通高校该专业的就业率只在65%;对外汉语专业就业率区间处于B 至B-阶段,普通高校该专业的就业率在80%;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率区间处于C-阶段,就业率在70%左右。在麦可思2010年本科专业失业量排行榜前十位中,文学类中的汉语言文学排名第九,中文类专业总体就业率偏低。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较低,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就业范围比较多元化。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去向有党政机关、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单位、出版单位、广告公司、各级教学和科研机构单位,从事的行业有记者、编辑、教师、秘书、文案、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如果对中文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日后从事这一领域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例如,去初、高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或者在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任教。那么,选择读硕士乃至博士是必要的。

『报考指南』

中文类是文科专业中规模最大的一类。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中文类专业的高校多达500余所。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都有招收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院校。这些招生院校中,既有知名的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也有语言类院校。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近些年来,不少理工科院校也相继设立了中文系。

填报志愿要看清具体专业

很多院校的中文类专业是按照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的,如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开设的专业不同。例如,北京大学中文系目前设有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与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4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语言学文理科兼收,着重为国家培养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方面的专门人材。其他3个专业只招文科生。招生时按照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招生。本科教学注重基础,低年级基础课程全面打通,到高年级可自由选择专业。

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下设两个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主攻中国文学方向;而汉语言专业则相当于他校的对外汉语专业,重在培养汉语和对外汉语方面的专门人才。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的本科专业则包含: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应用语言)两个方向。清华大学在招生时是以人文科学实验班的形式出现的,高年级再分流到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三个专业培养。(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DNF外挂  DNF连发程序下载  DNF双开工具下载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