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小平行志愿与大平行志愿填报指南(3)
3、在阐述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时候,一定要把投档和录取分清楚 平行志愿有很多好处,我们知道了最大的好处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够上哪所上哪所。同时所有的专家在谈到平行志愿的风险时都会提到,平行志愿的最大风险
3、在阐述平行志愿录取规则的时候,一定要把投档和录取分清楚
平行志愿有很多好处,我们知道了最大的好处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够上哪所上哪所。同时所有的专家在谈到平行志愿的风险时都会提到,平行志愿的最大风险是高分退档风险。而且对此风险家长们常常难以理解:我的A学校没有录取我可以理解,但是凭什么退档后连B学校的录取机会也被剥夺了?对此存在疑惑的家长们主要是对高招过程中投(提)档和录取是两个不同的环节理解不清楚。因此我们的专家在讲解的时候,要有意地强调投(提)档和录取的区别,尤其是不能有意无意地混淆这个区别。这个问题恰恰是小平行和大平行没有区别,对专家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可是奇怪的是文章《技巧》正是在这个最容易混淆的问题上却含糊不清。
文章《技巧》提到:
考生志愿在实际录取时是有自然顺序的,而不是只要达到填报的A、B、C3所平行志愿院校的录取条件,就会被3所平行志愿院校同时录取。录取中,3所平行志愿院校是依次录取的,即按考生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3个志愿。如果满足A校分数要求且其仍有计划余额就直接投档到A校,否则继续检索B校,最后才是C校。被检索的3所院校中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就直接投档到该校。因此,考生在填报平行志愿时要有先后顺序,依据对3所院校的期望程度安排好填报顺序,最青睐的院校要填在最前面。
如果3个平行志愿均不满足院校录取条件而未被投档,或者投档后由于客观原因而被退档,考生就只能参加同批次后续的征集志愿补录或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因此,考生要重视每一批次的录取机会,客观分析个人和院校的实际情况。
上面两段文字中,晨雾所有加深了的录取都应当换成投档或者提档,文章的叙述才正确。这绝不是咬文嚼字。
因为平行志愿的投(提)档和录取是两个不同环节,执行的主体不同,参考的条件也不同。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无法让家长们理解平行志愿的退档风险。
投档的执行主体是高招办,依据的条件就是考生分数大排队和具体每位考生平行学校的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检索每一位考生,检索到某一位考生时再依次顺序检索三所平行学校。一旦碰到某校还有计划余额就会直接投档。一位考生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一旦向某校投档成功,这位考生的投档环节就告结束。投档规则对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
录取的执行主体是高校。依据的条件是高校招生章程中的专业录取规则,例如专业清、分数清、分数级差等等,一个高校一个样,各个高校的录取规则是不同的。无论何种原因,一旦已经被投档的考生不符合高校的录取规则而不能录取,就只能被退档。而考生一旦被退档,就只能参加同批次后续的征集志愿补录或参加下一批次的录取。而绝对不会被再投档到ABC中下一所稍低的平行志愿学校中去,无论考生ABC三个学校之间的梯度掌握得多么好都无济于事。
这就是平行志愿的最大风险。对考生来讲,自身规避平行志愿退档风险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服从专业调剂。当然带来的弊病是专业录取不满意。不过除了预留名额的二志愿学校以外,大多数招收二志愿的学校的剩余计划都是一志愿考生挑剩下的,无论是否服从调剂,所能录取的专业都不会太满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志愿的专业选择可以淡化。
文章《技巧》在谈及二志愿填报的时候,对两个最重要的问题,平行二志愿填报定位依据错误,二志愿选择范围应当只限于招收二志愿的学校却没有提及。而对于造成平行二志愿退档风险的投档和录取两个概念却含糊不清。因此用来指导家长志愿填报或者造成误导,或者造成家长不知所措。
相关推荐:
汕头大学各院系2012年考研调剂信息通知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