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高考状元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做到四个力求
看高考状元如何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做到四个力求2005年,运城考生囊括了全省高考文、理两科状元。河东父老不禁喜形于色,奔走相告。然而又产生了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总分高达689分的理科状元,不去素以理工著世的清华校
看高考状元如何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做到四个力求
2005年,运城考生囊括了全省高考文、理两科状元。河东父老不禁喜形于色,奔走相告。然而又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总分高达689分的理科状元,不去素以理工著世的清华校园,而去北大?为什么总分高达634分的文科状元,未登素以文史驰名的北大学堂,而去了清华?
带着同样的思虑,我们仔细解剖了这两个状元的报考情况,也深入分析了一些考生填报高考志愿的经验与教训,觉得考生们要想步入理想的高等学府,在填报志愿时,就应慎重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做到四个力求:
一、估分与评分:力求零距离
高考录取,分数是基础,技巧在志愿。而要夯实分数这个基础,考生不仅需要平时的勤学苦练,临场的正常发挥,更需要在考后认真做好估分阶段的一系列工作,力求做到三准,以便为选报高考志愿奠定扎实可靠的分数基础。
首先,应估准分。夺得全省理科状元的,是康杰中学的一位往届生。上一年该生曾考了673分的高分,第一志愿报清华未果。去年高考,该生发挥理想,报清华本是十拿九稳的事,可该生却把北大选为第一志愿,原因是自己把分数低估了20分,不敢报清华。可见,能否比较准确地估好分数,尽量缩小估分与评分之间的差距,力求使二者之间达到零距离,实在是考后填报高考志愿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从运城这几年的情况看,往届生和普校生在估分时往往比较保守,容易出现高分低估的问题,而一些应届生和名校生则容易出现高估分数的现象。为尽量缩小估分与评分的距离,考生既要以《试题与答案》为标准,又要以临场发挥程度为依据,更要以高考评分细则为准绳,严格防止纵向与平时学习成绩来对照,横向与平时学业排队相比较。
其次,应测准线。为确保公平公正录取,省里每年在高考成绩揭晓时,都根据当年招生计划,按照一定比例,分别划定第一批和第二批本科院校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估分报志愿,不仅要求考生估准分数,还要求考生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出一、二本院校录取的最低控制线,以便使填报志愿有个可供参考的标尺。如果分数线估得过高,就容易使志愿报得偏低;分数线估得过低,就容易使志愿报得过高。这些年来,人们摸索分数线的预测方法,大体有三:一是有些重点中学,以当年本校估分统计为依据,参照上年度达线人数来预测,往往预测得上下不差三五分。二是参照近年来划一本分数线的平均值,结合试题难易程度来预测。先看理工类,从1999年到2004年,全省一本分数线分别为535、496、543、544、487和571分,其平均值为529.3分,与2005年532分的一本线仅差2.7分;再看文史类,从1999年到2004年的一本线分别为545、487、531、549、518和574分,其平均值为534分,正好与2005年的一本线相符。三是用中等以上考生分数平均值预测一本线的方法,即学校先计算出去年中等以上考生实考成绩平均值距一本线的差值,再加上今年该校中等以上考生估分的平均值,二者之和,基本就是今年的一本线。从预测的一本线中减去40分,即可求出二本线的近似值。
再次,应定准位。在估好分、测好线之后,考生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就是准确定位。有关专家建议,考生们既应估算出估分与预测一本线的距离,又应把握全省各层次分数区间考生分布情况(详见附表),还应对号入座,初步明确各自在全省考生中的大致方位:是位于高出100分以上(文科90分以上)的第一方阵,还是高出70分以上(文科60分以上)的第二方阵,抑或是第三、第四方阵。同时,还可利用所处区间前3年的平均累计频率,与今年理工报考人数171006人(或文史报考人数103484人)的乘积,大致确定出各自的具体排位。例如,一位理科考生今年估分大约高出预测的一本线60分,该分数段前3年累计频率(即达线人数与实考人数的百分比)0.8935%、1.002%和0.819%的平均值为0.9084%,那么该生的具体排位就应是17.1万与0.9084%的乘积1553名左右。(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