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咨询又一热点-“转专业”
今年北京高考生将从明天(12日)起开始第一次填报志愿,届时,考生可通过网上或电话两种方式进行填报。专家建议,考生应尽量避免在周
今年北京高考生将从明天(12日)起开始第一次填报志愿,届时,考生可通过网上或电话两种方式进行填报。专家建议,考生应尽量避免在周末和晚上进行填报,以免造成网络拥堵。
今年高考填报志愿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填报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及艺术类高职录取院校的志愿,网报时间为5月12日8时至17日24时。
第二次填报专科批次录取院校的志愿,网报时间为7月31日8时至8月2日24时。市高招办负责人表示,今年高考两次网上填报志愿时间都延长了6个小时,为考生留出充分的填报时间。以往过于集中的现象多出现在网报快结束的时候,考生应合理安排好填报志愿的时间。
据了解,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填报志愿,网址为http://www.bjeea.cn/或http://gk.bbn.com.cn/。同时,考生可通过拨打声讯电话1606790填报志愿或查询志愿。电话填报必须使用北京市固定电话操作,且务必使用音频电话。另外,考生须在志愿填报时间截止之前完成信息提交,逾期不得补报。志愿填报时间一经截止,任何人不得更改。
志愿填报可提前模拟
部转专业成今年高招咨询热点
4月21日,北京。一场规模最大的高招咨询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以及国际关系学院等40多所高校参加了此次活动。
由于学生正处在高考冲刺阶段,前来参加咨询会的以考生家长为主,咨询场面火爆。
笔者在咨询现场发现,今年考生及家长关注的一个热点是转专业。我家孩子一模考了520分,上重点大学有点希望,可是报个好专业就有些悬了。我们的想法是:先紧着一个好学校报,专业不满意等进校以后再转专业。崇文区的李女士如是说
分析起来,学生进校后希望转专业有四种情况:一是一些学生在大学录取时,被调剂到非第一志愿专业,入学后发现自己不能适应,所以想通过这个机会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二是考虑到以后就业时自己的专业不占优势,就想转一个热门专业;三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填志愿时不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进行准确的把握,对专业的概念比较模糊,选择时有一些随意性,在考上大学并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学习兴趣所在,所以想转专业;四是考分不是特别理想,想先进入一所较好学校的低分专业,进校后再转入自己喜欢的专业,曲线达到理想目标。
进校后转专业,考生和家长们的种种想法行得通吗?
许多高校允许转专业
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一系列高招咨询会上,笔者通过跟踪采访了解到,有相当多的高校是允许转专业的。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俊说,在中国人民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转专业,但要合理有序。人大每年转专业的比例,大约占各学院学生人数的15%20%左右。学校对学生转专业还是有一定限制和要求的,转专业的学科跨度不能太大,要往相近专业转;同时,还要兼顾教育的公平性。比如,只有获得所在院系的推荐,并且通过了转入院系的考核才可以转入;入校时录取分数比较高的专业,对于想转入同学的要求也高。
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老师于莲洁告诉笔者,北师大从2002年开始实行专业二次选择,最初仅限一年级新生,且要求一年级专业课平均成绩在75分以上。从2005年起扩大为一二年级学生,而且对学生的成绩放宽到及格就行。除了定向生、体育和艺术类的特招生之外,其他学生只要有志愿,都可以提出申请。当然,申请人的成绩单还要交接收院系审批研究,最后由接收院系进行笔试或者面试,根据学科和专业的特点以及院系自身的接收能力,最终决定是否同意申请者转专业。
于老师说:通常来讲,转专业需要两三个月的运作时间。这是因为,学校要给学生留出前期准备的时间,让学生考虑或者和家里人商量转专业的事情。而真正从提出申请到接收院系批准,大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