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政治复习 > 学术文摘 > 文章正文

初中学生学习心态的探讨(3)

时间:2009-11-02 12:0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 通过积极的引导优化学习心态 前文提到的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其实是积极引导的一种方式。积极引导的方法,还主要是针对学生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发生,或

  2、 通过积极的引导优化学习心态

  前文提到的教育者的榜样示范作用其实是积极引导的一种方式。积极引导的方法,还主要是针对学生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发生,或者将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制止、消灭在萌芽状态。它一方面是指在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刚刚冒头进,就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不使其发展和蔓延,或者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是所谓的防微杜渐。另一方面是指在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发生之前,就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使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不至于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防患于未然。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学习观开始形成到初步成熟的过程,积极的引导起到的未雨绸缪、事半功倍的作用是其他教育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

  3、 强制力的作用不可忽视

  作为义务教育的第二个阶段,比起小学,大部分学生有了更多的自觉性。但以此为依据而一味强调尊重学生,任何时候都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由发展,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好的方法,而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的角度来看,将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造成自律能力差的学生完全放弃学习,走向消极,造成学生的学习和学习心态会造成两极分化。《义务教育法》规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履行的义务是具有强制性的,这就要求在适当的条件和程度下对尚未能自制的该阶段少年儿童以强制方式完成教育任务,这里也包括以强制力锻炼和培养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4、 注意将好的学习的激情向稳定的心境引导

  我们知道,当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最易形成兴奋中心,使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信息畅通无阻,思维也就变得迅速敏捷,于是就加速了对知识的接收加工和组合的进程。中学阶段的学生既有儿童的特征,又有成人特征的萌芽,他们精力充沛,好自我表现,凡事都想试一试。但他们的愿望与能力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感情也很脆弱,保持持久的学习心境不是容易的事。在学习心态的培养中要将学习的激情向更高层次的心境发展,使他们不论在成功或挫折时都能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为一时的得失过于患喜患忧,在困难挫折面前消沉,时时以强大的动力,平和的心态对待学习,达到最高的学习境界。

  5、 利用综合教育的合力作用,努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主流

  家庭、社会、学校之间相互联系和分工合作是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心态上,首先,综合教育中的各个单项教育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要一致。目标一致,可以产生最大的教育合力;目标有偏差教育合力就会减少;如果目标相反,还可能导致思想混乱,出现负合力。其次,综合教育中的各个单项教育相互之间要协调,要在空间结构上有层次性,其二是在时间结构上有顺序性,努力避免矛盾与冲突。学校教育是这个综合教育合力的核心,班主任与各科任教师之间、各科任教师间的目标要求和相互协调是形成良好学习心态的关键。

  总之,我们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当代初中生的学习心态特点和发展趋势,掌握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态的方法要求,才能成为教育的主宰者,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为将来继续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至终身教育提供高素质的心理基础。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