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9语文高三一轮复习选做题分考点详解11(3)
2、答:第一问 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 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第二问: 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解析:此题考察
2、答:第一问
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
③重视评议,培养写作习惯。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
第二问:
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解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文中信息的概括整合能力。结合原文第一段相关内容可以概括出来。要注意,第一问,需要关注的范围比较宽,几乎涵盖了第一节所有的内容,而第二问,重点在问评议的内容,所以在概括之前先要找到对应的区域,第二问应该根据第一段叶圣陶的问话来分析、提炼、概括,如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问话主要涉及了作文的用词、句式等方面,考查的是关于作文的表达形式的;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问话主要涉及的是作文的思想内容方面。)
3、答:第一问:
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
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③互相鼓励和帮助。
第二问:
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
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
③心领神会,肝胆相照。
(解析:第一问,侧重考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和信息的整合能力;第二问考察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注意第一问应在二、三两节中找,第二问,应在文中引用的叶圣陶文中找。根据文中叶圣陶的散文《与佩弦》中的内容,抓住兴趣之所至、随意之极致、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无所不领会,如见其肺肝然等关键词句,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4、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
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
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解析:此题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较高。答题时,要能够纵观全文,将文中所列举的叶圣陶的事例一一总结概括出来,再对应孺子牛来进行取舍。)
六、
(08北京)
【参考答案】
1.(3分)C(解析:本题考察对整个文本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分析、筛选信息是社科文阅读的必备能力,在阅读理解的同时,还要对此类题目常常使用的设置错误的手段有所了解,这样在解题时才能做到快速而准确。)
2.(3分)B(解析:本题考察对整个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重要信息的筛选。这种题型要求考生能够在理解文句、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层层筛选,剥离出有效的信息,获得充足可靠的依据,然后进行合理的推测,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
3.(4分)
第一问: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
第二问:
(1)用纸袋替代塑料袋不可取,因经济、环保成本过高。
(2)循环、重复利用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
(3)塑料袋回收再生产成本较低。
(解析:此题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以及对信息的筛选能力。此类题目首先明确搜寻区间,明确所提问题是针对某一段还是全篇,这对提高答题速度很有帮助。其次要审清题干,注意回答的角度要全面。)
七、
(08江苏)
【参考答案】
1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理解整合能力。此类题目在作答时,要明确每一个选择肢所对应的区间,明确文本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严防随意拔高、不科学的推断出现。)
17.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首先要找到对应的原文,这对原文关键的语句,通过仔细对比,看看理解和表述是否疏漏失当。当然,有些表述不能一下子看出来,需要字斟句酌,找出理解转述中歪曲原文信息的关键词语。)(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