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 文章正文

高考总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6

时间:2009-11-02 11:3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六、(2007原创高考模拟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圬①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

  六、(2007原创高考模拟题)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圬①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馒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有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注:①圬:粉刷墙壁。②镘:粉刷墙壁的。

  1、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色若自得者神色B、稼而生者也播种

  C、必蚕绩而后成者也织布D、取其直通值,价值。

  【解析】:C(养蚕织布)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欲以客往赴秦军

  B、若器皿焉青麻头伏焉

  C、食焉而怠其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皆养于我者也得复见将军于此

  【解析】:C却/却,转折连词(A用,介词/带领,动词;B句末助词/于之,兼词;D从,介词/在,介词)

  3、都能表现社会分工必要性的一项是()

  ①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②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

  ③有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

  ④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

  ⑤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A、③④B、①③C、②⑤D、④⑤

  【解析】:B。②句说的是圬者安心于做自己的事,④句说的是对那些勉强做自己所不能的人的怜悯,⑤句说的是既要劳力又要劳心的事,即使圣人也难以做到,此句可结合上句去理解。

  4、下列句子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名为人物传记,实际上与人物传记的一般写法不一样,它主要通过圬者之言来阐发和宣扬作者自己的思想观点。

  B、圬者认为社会是有一定分工的,也只有承认社会分工的必要性,才能安心于自己所做的事业,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而问心无愧。

  C、圬者经常到富贵人家干活,其目的是为了见证许多富贵人家日益破落,借此揭露当时腐败的吏治。

  D、本文言辞犀利,直接揭露当时社会的阴暗面;写人叙事,简明扼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解析】:D(没有描写人物形象)

  5`、翻译下面这段文字划线的句子。

  ①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