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物理复习 > 物理实验 > 文章正文

谈物理演示实验中的“五要五忌”(2)

时间:2009-11-02 12: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动作要规范、正确,这不仅关系到实验能否成功和实验的效果,而且对学生进行实验能起到示范的作用。有的实验必须要有规范的操作,否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发生,我们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治


  
  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动作要规范、正确,这不仅关系到实验能否成功和实验的效果,而且对学生进行实验能起到示范的作用。有的实验必须要有规范的操作,否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发生,我们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治学。让学生也学习到严谨的科学态度,做事不能糊里糊涂。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演示实验之前,要对该实验做一个非常充分的准备,了解试验的原理过程,掌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可能并作出及时地解决,以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
  
  例如: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中,我们在做演示实验之前就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在测串联电路总电压时,如果使用干电池做电源,可能得出来的总电压就与各部分电压加起来有出入,这是因为干电池它有内阻,有条件的学校在本节的演示实验中最好采用学生电源,如果没有或不方便也应尽可能的使用新的干电池,越新的干电池它的内阻就越小。出现了与实验本身的不一致的结果,应及时地给学生做一定的解释,就如这里的两节干电池的电压值只有2伏多而不是3伏,可能会造成学生的一些疑惑,这里就不能含糊其辞,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拓展一下知识。
  
  对于我们的每一个实验都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进行对待,特别是我们关于电学的一些实验,只有规范的实验操作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要操作规范,忌糊里糊涂。实验的除了在其过程中教给学生知识,也同时教会学生实验的规范,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做实验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正确地对待。
  
  三、实验要明显直观,忌模糊不清
  
  可以说演示实验的一切功能都不能离开观察,观察者只能在演示者所给现象的基础上进行观察。因此,演示实验的直观是最起码的要求,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物理过程的变化要显著。为了使现象明显,仪器的尺寸要比较大,尤其是观察部分的尺寸要大、刻度线条要粗,要使教室内最远的同学也能看清。这样做演示的精密度虽有所降低,但可以用感受效果来弥补。必要时可以借助投影、机械放大等手段增强现象的明显性,提高观察效果。另外,仪器摆放的位置,被观察主体与背景的色调对比等也会影响观察的效果。通常可采用演示板、磁性黑板、染色、生烟、衬托背景、照明等方法来增强观察效果。
  
  其次,仪器简单,过程明了。演示之所以要直观,就是为了能从实验中直接观察到物理过程,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而不需要过多地拐弯抹角,受其它无关因素的干扰。特别是一些为建立、巩固物理概念的定性演示中,没有必要选择精密复杂的实验装置。例如,我们用椭圆墨水瓶演示微小形变现象,效果就比用复杂的光杆系统装置要好。又如,用一个小棒将两个环形磁体穿起的方法演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就比书上用两个条形磁体做的演示要方便且直观的多。
  
  第三,要多种感官并用。有资料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单靠听觉一般只能记住15%左右;单靠视觉,从图象获得知识,只能记住45%左右;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可记住65%。因此,调动学生各部分感官的协调并用,比单一渠道要好。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各种感官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以强化有效刺激,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新规律的理解。例如,讲声的利用时,教师如果就照书上的叙述进行讲解,学生可能听起来就有些是懂非懂的感觉,这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书上的声呐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蝙蝠的回声定位用动画演示出来,这样就使本来无声的静止的变活了,而且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演示的整个过程。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趣味性,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率。
  
  演示实验切忌模糊不清。学生看不到清晰的实验过程和明显的实验结果,搞不清实验所演示的规律、原理,无助于物理教学。与其浪费时间,不如不做。(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