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化学复习 > 化学研究小组 > 文章正文

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的解读(4)

时间:2009-11-02 11: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③一旦意外事故发生时,心理上要镇定,动作上要敏捷,采取的措施要得当,尽最大的可能使事故消灭在发生的初期。 安全意识也是未来公民科学素质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对公民的安全素质教育也非常重视。因此,高考化学

  ③一旦意外事故发生时,心理上要镇定,动作上要敏捷,采取的措施要得当,尽最大的可能使事故消灭在发生的初期。

  安全意识也是未来公民科学素质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对公民的安全素质教育也非常重视。因此,高考化学试题中要考察安全操作的相关能力也是很正常的。

  (4)识别和绘制典型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

  在高考化学对考生实验仪器装置能力的考查中,近几年来,主要通过下列方法来考察这种能力。

  ①对于一些实验仪器和实验装置有无错误,有时还要对错误的地方加以纠正。

  ②对于试题所给出的单件仪器或小的装置先行识别,然后再组装成整体装置。

  ③给出单件仪器或整体的装置图(用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代替各种仪器进行组装)。

  ④对课本上的原有实验装置进行的改进要特别引起注意。(如03年全国理综卷23题,Fe(OH)2制备,05年全国理综二卷28题,C2H2的制备)

  (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一个单元,设计化学实验方案的能力对学生来说属于要求较高的能力层次,平时的复习中要适当的加以训练,可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实验的方案,做一做书中的家庭小实验,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在06全国理综卷中29题就涉及实验设计。

  3.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诸种能力的核心。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密切相关,高考化学试题从来都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上,高考化学试题所考查的思维能力既有适于各个不同学科的共同性能力,也有化学学科所独具有的,有自己特点的思维能力,05年大纲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规定为六项:

  (1)对中学化学应该掌握的内容融会贯通。将知识点统摄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的存储,作意识记忆和抽象逻辑记忆,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这是思维能力的第一个层次,也是其他各项思维能力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基点,即中学化学知识并不是靠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靠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而最终获取的,靠他人的灌输是形成不了这种能力的。

  例如:在学习氮族元素时,不但要领会氮磷这些单质及其化合物元素族为线索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还需要结合学习进程分别领会它们以周期为线索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将已学过的同类物质(如都是非金属单质、都是气态氢化物等等)作进一步考查、对比和研究,把所有结论整理成规律存储与记忆中,以便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再作深化与发展,这样得到的知识不再是散装的、凌乱的,而是网络化、结构化的知识。在使自身知识网络化的过程中也就培养与提高了这方面的能力,并为记忆、复述、再现、辨认建立了较为牢固的基础。

  因此,考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平时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动性,充分调动自己大脑的思维活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也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2)能将实际问题(或题设情景)分解,找出解答的关键。能够运用自己存储的知识将它们分解、迁移转换、重组,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应用能力。

  这类能力涉及到两个分解:即题设情景和知识快的分解,一个题目的题设情景往往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将这些因素一一分解,便于找出解题的关键,确定解题的步骤,安排解题的程序,从而使全题顺利的得到解答,这是思维能力的一种。

  为解题需要调用存储于知识网络中的不同知识块,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解答某一题设情景时,需要用几个不同知识块中的若干的组合,对考生来说,首先应明确解答问题涉及到哪些知识块,然后将有关的知识块分解,调出有关的组分使它们重新组合,有时为了将它迁移到题设情景中去,还需要作出必要的转换,上述过程是一个在很短时间内就应该完成的思维运作过程,是一种操作很快的思维能力。(平时所讲的审题能力)(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