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考试大纲的解读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由考试性质、内容、命题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题型示例五部分组成。它是高考命题的根本原则,也是
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综合)由考试性质、内容、命题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题型示例五部分组成。它是高考命题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学教师高考教学复习的纲领性文件。对考试大纲进行科学的研究,准确的把握,对高考复习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4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针对全国实行的多套中学教材和多套高考试卷的实际情况,开始制定了高考考试大纲。在此前,由于中学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育部规定教学大纲既是中学教学的大纲,也是编写中学教材的大纲,同时还是考试的大纲。所以在04年前,《考试说明》是说明《教学大纲》中的考试要求。为了更清楚的看懂高考改革的趋势,准确把握07届高三化学教学,我把0406年近三年化学考试大纲进行对比,结合06年高考化学试卷,对考试大纲进行解读。
一考试性质的解读
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在最近三年的考纲中,考试性质这一点几乎没有变化,我想07年也不会变。它解决了高考中的三个问题:1)什么样人参加的选拔性考试;2)录取方式;3)对命题人的组卷要求。作为高中教师最关心一和三两个问题,这里我先分析问题一。问题三放在后面再谈。
目前高校选拔招生中,考分的高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选拔主要依据学生考分差距来进行。从06年高考来看,化学有十二道题,共计108分,平均每题赋分值为9分(理综平均每题赋分值约10分),而语文、数学、英语平均每题的分值约为7.5分,7分和2分。在高考中理综是每道题赋分最大的,人们通常说得综合者得天下也就是这个意思,这样就导致一种奇特的现象,理综考试中对学生表现的优缺点有放大效应,得失分差距远大于学生真实水平差距。怎样正确利用放大效应的正确影响,尽可能降低它的负面影响。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科学严谨态度,良好解题习惯的养成。心理学家说人是习惯的奴隶。让他入地狱吗?给他一个坏习惯,让他进天堂吧,培养他一个好习惯!
二考试内容的解读
在近三年的考纲中,均重视考察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虽在考试范围上有变化,但稳定性很强,突出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一)三年大纲中考试变化情况
04年变化有2条(见04考试大纲),05年变化为13条,其中增加5条,改动和删除8条(见05年考试大纲),06年变化为6条,具体如下:
1.将能力和能力品质中的能力品质删去;
2.将含义和涵义混用,现在一律改为含义;
3.将两处掌握的要求层次改为理解;
4.将超出大纲要求的内容,如缩聚合成树脂,同系物原理的应用和二氧化硅粉尘等删去;
5.对个别文字作了修改,使其表述更为准确;
6.题型示例:
(1)原大纲中化学试题共40题,在此基础上更换了11题;
(2)试题更换原则:去掉原大纲中目前看来超纲或偏难偏陈旧的试题,换上选自05理综全国卷、北京卷及江苏单课卷中有新意的试题。
(二)考试范围变化原因分析
在考试范围变化对比中,不难发现考试内容相对稳定,稳中求变。变化的条款在逐年减少,变化原因有:
1.根据教学大纲调整对考试大纲要求。如05年考纲调整有5条,06年考纲调整中4、6两条;
2.为了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吸收优秀新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发展中热点问题,注重科学的人文精神。如05年考纲调整中有4条;
3.降低要求,促进中学素质教育的发展。05年考纲3条,04年考纲2条;(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