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真正的大学城:西安与波士顿(2)(2)
饶是如此,老交大严谨勤奋的学风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仍然影响深远,交大学生的勤奋程度,在国内高校中是有名的,每年冬天图书馆前排队的人群和自习教室里埋头苦读的身影,常常成
饶是如此,老交大严谨勤奋的学风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仍然影响深远,交大学生的勤奋程度,在国内高校中是有名的,每年冬天图书馆前排队的人群和自习教室里埋头苦读的身影,常常成为校内媒体和兵马俑BBS的热点话题。
交大的学科门类齐全,各个领域的排名都很靠前,基本上与学校在全国的排名吻合。最好的专业方向是电气自动化、能源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材料和管理,这些也是交大传统的优势学科,一些专业的水平甚至不在清华之下。虽然地处西北,多少会受到一些地区的影响,交大用他数十年来磨砺的如西北汉子一样的铮铮铁骨,和源自黄浦江畔的侠骨柔情,撑起了电气、动力、机械工程领域的半壁江山,为中国工业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百年来,交大涌现出了无数知名校友,仅两院院士就有近百位。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前国家主席江泽民,都是他们之间的杰出代表。被称之为力学华人三杰的高华建、锁志刚、卢天健便是80年代后毕业的新一代交大学子的楷模。近年来,交大励行改革,少年班、“2 4 X”、“钱学森实验班”、“书院制”等一系列措施,更加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一代代的交大学子,怀抱“青年之模楷,邦国之荣华”,“为世界之光”的梦想,投身科学,践行了交大百年来“以工报国”的传统。
同处西安的“985”高校中,另外两所分别是隶属工业与信息化部,原属国防科工委的西安工业大学(网大排名第22),和位于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博)(网大排名第84)。
西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特色著名的高等学府。进入西工大,第一眼就可以看到一座气势宏伟的大楼——航空楼。正如它的名字,这里首先让人感受到的是西工大的第一特色——航空。坐拥阎良这一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工大更是得天独厚。
西工大被称作是新中国航空人才“摇篮”,她见证了我国航空科技艰难曲折而又壮丽辉煌的发展历程。西工大一直以来都是牵头承担国防重大工程项目或国家重大专项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西工大人几乎参与了代表国家水平的所有机种、机型的研制,从歼-5到歼-10,从运7到“大飞机”的研制,西北工业大学(微博)一直与中国的航空事业同行。
西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国立西北工学院和1952年成立的华东航空学院。1957年,两院合并为西北工业大学。197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整体迁并入校。
西北工大诞生于抵御外辱的抗战期间,数十年来服务于国防事业。时至今日,西工大的学生依然习惯于自称一院二院三院,延续着从祖辈以来几代军工人的含蓄和内敛。一院航空,二院航天,三元航海,这也基本上代表了工大实力最强、最具特色的几个院系。
虽然地处西北,名声不显,西工大的实力并不在他的兄弟院校哈工大、北航、北理工等之下,反而且更保留了国防院校深藏不露的传统。国庆60周年上首次亮相的国产无人机,便是出自西工大。这便是西工大的特点,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出手,便是国之利器。
工大的校徽中,有一个羽人的形象。《山海经·海外南经》记:“羽民国在其东南,其为人长头,身生羽。”战国的屈原也在《楚辞》中写道:“仍羽人于丹秋兮,留不死之旧乡。”这一形象,反映了工大人对天空的梦想,也记录了他们与航空航天的世代情缘。
西工大的校友遍布军工系统,尤其以航空系统居多。例如著名航空航天材料专家张立同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庆伟,总装备部副部长李安东中将,歼10飞机总设计师宋文骢,新一代的航空航天专家中,歼10双座型飞机和枭龙/FC―1飞机的总设计师杨伟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专家雷凡培都是80年代之后西工大的毕业生。而“歼十”受表彰的三十位专家中有13位是西北工业大学校友,只此一项,足见西工大在中国航空工业的地位。被称之为中国“铁娘子”,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年轻时代曾经在西工大的前身,西北工学院求学。现任浙江大学(微博)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也是西北工大的毕业生。(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