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填报指导 > 文章正文

全球经济学研究能力排名:清华107名内地第一(2)

时间:2011-05-10 15:52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陈平指出:“中国在经济学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地位还很低,国外经济学的教授们可能并不看重这些排名,他们更看重在圈内重量级的学术会议上,来自哪些学校的教授的发言有质量,哪些论文有水平。在那些国际重

  陈平指出:“中国在经济学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潜力但目前地位还很低,国外经济学的教授们可能并不看重这些排名,他们更看重在圈内重量级的学术会议上,来自哪些学校的教授的发言有质量,哪些论文有水平。在那些国际重量级经济学学术会议上,中国经济学家能有机会发言的非常少见。”对此,管毅平教授也有同感。

  此外,对于中国经济学研究水平的主流方向,学者们也有不同看法。“纵观国内大学的教育,除了对经济学研究的投入不足之外,对学生和师资的经济学训练方面,也有偏于一隅的不足。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仅仅注重意识形态和思辨推理的模式是主流;其后,注重改革和转轨制度问题的分析逐渐成为主流。近些年来,过多注重经验统计验证,相对轻视对于真实的制度性理论实证分析。”管毅平认为。

  管毅平表示,经济学应该要做实证研究,也不可能不做规范研究,规范研究更为基本,如对于理性偏好和福利经济学的研究,往往是分析具体经验问题的基础。现在国内考核制度也发生扭曲,太关注数量的考核而不关注质量的考核,如此激励出的论文很难有水平地探讨真问题。

  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学研究缺乏独立标准,太依赖和模仿西方的主流经济学。而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经验证明,中国独特的经济现象完全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经济理念可能会无法论证,这时就需要中国的经济研究者们总结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推理出其他国家未能论证的经济理论。

  陈平建议:“中国经济学要建立自己独特的评价体系。国内优秀的经济学家应聚在一起识别经济学对中国对世界需要解决的最重大的问题是什么,在达成共识后由在这些问题领域的国内领先专家进行评价哪些学校做得好,由他们来评价学校教授的提拔等。中国还要多办一些新的自己的经济学杂志而不是追随西方主流的排名。”

  对此,白重恩认为,经济学研究水平高低的标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选题;二是研究的方法论是否适宜,分析框架是否严谨。在第二个层面,中国经济学和国外经济学研究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一致的;而在第一个层面,中国经济学研究确实面对诸多和国际不同的选题,用和国际统一的方法论和分析标准来研究中国问题,应是中国经济学未来的主流方向。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