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济学院院长:选择北大经济学的三个理由(2)
第一北大是现代经济学的发源地。我在就任北大经济学院院长的时候,我曾经在院长致词里面这么说,如果说现在中国经济里面缺了严福会怎么样,如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缺了李大钊会怎么样,如果经济史缺了马英初会怎么样
第一北大是现代经济学的发源地。我在就任北大经济学院院长的时候,我曾经在院长致词里面这么说,如果说现在中国经济里面缺了严福会怎么样,如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缺了李大钊会怎么样,如果经济史缺了马英初会怎么样。我相信如果没有他们,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经济史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重写。让我们非常自豪的是,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就与北京经济学院的前身经济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1912年严富他创立了北大经济学门,就是现在的经济学院。作为北大经济学的教授李大钊,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他跟毛泽东等先辈浴血奋战。作为北大经济学的教授和北大第八任校长,马英初,我想在座的年纪稍大一些的可能听过这个名字,他写的新人口论是为新中国的前途直言呐喊。我敢说如果当时不是像人们说的错批一个人多生3亿人的话,中国的人口规模不会像现在这样,我们很多的独生子女恐怕也享受不到独生子女待遇了,恐怕会有姐姐弟弟哥哥,可能我们老龄化的问题恐怕也不会像今天这么突出。这是我讲的第一个,中国现代经济学,可以说启蒙于、发源于北京大学。
第二北大经济学科仍然位于国内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前沿。如果只是说北大经济学有这么优秀的历史,不构成我们的高中生选择我们的理由,至少不是充分的理由。因为不管来者多少,大家总是对历史上的第一给予关注,而北大很荣幸的产生了中国最早的经济学科,得到了这份注目和礼赞,而北大人并没有停留在这个第一之上,而是经过了百余年的努力创造了很多新的第一。应该说严福、李大钊、马英出、陈带孙、陈振汉等等都是相当杰出的代表。而在当代来看,北京大学毕业在政界工作的,比如说李克强、李源潮等等,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北大工作的,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林义夫教授、刘伟教授等等。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商界企业界工作的,比如说益阳集团的董事长邓伟,幸福人寿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孟小苏,比如说深圳万科集团的总经理郁亮,应该说是这当中杰出的代表。
所以在1985年的时候北大在原来经济系的基础上组建了经济学院,在原有国际经济系的基础上,原来的企业管理系分出去成立了我们现在的光华管理学院,原来是三个系,经济系、企业管理系和国际经济系。所以企业管理系分出去成立了现在的光华管理学院以后,在原有两个系的基础上,我们又陆续成立了金融学系,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财政学系、资源环境与发展经济学系,现在有6个本科学科,7个硕士点,有7个博士点,也有全国建立最早的经济学流动站。我们的师资力量也很强,我们每年要从国外招聘大量的海外学成归来的青年学子加盟我们的队伍,而且这些年来有越来越多是海外的,还不是中国人,是美国人、欧洲人想加盟经济学院。在过去10年中,我每年也到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带一个团招聘老师,我们在招聘的时候,碰到越来越多的当地美国人、西方人。有一次我在招聘的时候感到很有意思的是,我问一个美国人说你为什么想到北大经济学院工作,你懂中文吗?他说我不太懂中文,我说当然我们这边有很多英文的课程,你来当教授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说你为什么要选择到北大经济学院来?他说我很喜欢中国。我说你喜欢中国跟喜欢北大还是两个层次的问题,他说我也看到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历史和现状,非常吸引我。我说你喜欢中国,你喜欢中国的什么?他说我喜欢中国的文化。我问他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他想了很长的时间,说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武术。这个例子说明了美国人和欧洲人,现在对于中国越来越有兴趣,尽管他们本身对语言、文化的理解不是那么深厚,所以我们这些年面临大量的海外学成的青年,和美国、欧洲的一些优秀青年学者,来加入经济学院的这样一种情况,这是我们学院的基本学科情况。
在1998年经济学院被选为全国基础人才的培养基地,这是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基地。近些年,我们北大经济学院,又被教育部授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验区。这几个称号,它说明了整个教育部全国的同等类型的高等院校经济学科,对北大经济学科、经济学院的认可。这是第二个理由。(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