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内五所“低调”的百年高校及优势专业
本文选自《高校招生》杂志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是谁在记录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传承文明? 让历史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吧,于是在恍惚之间,我们看到了它们的身影:从汉朝时代的太学,到唐代的国子监
本文选自《高校招生》杂志的博客,点击查看博客原文。
是谁在记录历史?又是谁在历史中传承文明?
让历史自己来回答这个问题吧,于是在恍惚之间,我们看到了它们的身影:从汉朝时代的太学,到唐代的国子监,再到晚清的新式学堂,最后是民国以后的大学……几千年来,中华文明的传承,从未远离过国之最高学府这一角色。这种传承,如同汨汨流淌的溪流,润物无声,给华夏大地带来了最深远的润泽。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历史绵长的百年学府,永远都是我们这些后辈学子们竞相向往的圣地。
时至今日,屹立于象牙塔林的百年学府,除了赫赫有名的北大、南大、武大、复旦等一流名校外,还有一批存在于聚光灯之外的、从容低调地安享着另一番学术风景的大学。即便不是211、985工程建设高校,它们同样是文化的薪火传承者,一样值得让人肃然起敬。由于种种原因,对于这些大学,我们知之甚少,下面就请跟随笔者的脚步,追寻历史的回音,去拜访其中五所低调的百年大学吧。
山西大学——求真至善,登崇俊良 Since1902年
年年仲夏,一条山西大学破格录取被某名牌大学拒之门外的所谓“国学奇才”的消息,让这所偏处于内陆省份的大学走进大众视野。这份热闹,彷佛是几十年来少有的事情。山西大学就像它所在的省份一样,更多的时候让人感觉是显得比较沉默的。虽然,这所大学拥有的过去,其实是那么的辉煌,说它在历史上曾经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许也不为过吧。
我们今天在回望中国大学百年历史的时候,很容易在第一时间想起的,往往是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熟悉点儿历史的,或者还能有人想起北洋大学堂。但是说起山西大学堂,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吧。事实上,作为中国最早的三所真正意义上的国立大学之一——1903年,根据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须设有三科方能称为大学的规定,其他各省都遵章将学堂改为高等学堂,全国仅有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称大学堂,山西大学堂早在1902年就已经诞生,迄今已经受住了一个多世纪风雨的洗礼,在历史的长廊里见证了中国近代教育的百年历史风云。
人说山西风光好,在我看来,晋中风光尽在那份淳厚质朴与坚韧不拔的气魄中。山西,那古老的山峦沟壑,是中华民族数万年前就赖以生存繁衍的天然屏障。山西大学,也在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上,增添了活力鲜明的时代气息。
同国内许多老牌大学类似,山西大学的命运转折,也是从1953年那次院系调整开始的。在院系调整中,学校文、理两院合并,被改称山西师范学院,医、工两院相继独立建院,法学院称财经学院,后划归入中国人民大学。直到1959年,才再度组建山西大学,1961年与山西师范学院合并,仍定名为山西大学。 1962年,山西体育学院、山西艺术学院并入山西大学。历经新中国以来几代山大人的艰苦努力,一所相当规模和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新的山西大学,才在一片不毛之地之上重新崛起。
近年来,山西大学取得了诸多科研新的突破,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山西大学学生首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总分荣居全国参赛高校的第十三位。高水平教师人数明显增加,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师资力量。重点建设的南校区日益显现出现代气息,与以传统格局为主的北校区相映成辉。山西大学的综合办学实力已由五年前的146位跻身于全国千余所高校的第64位。学校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实力正在进一步回升之中。
校训精神解读:
“求真至善、登崇俊良”
“登崇俊良”出自韩愈《进学解》,其文曰:“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这里是说为国栽培俊良之才乃是山大的不二使命,“至善”之说出自《礼记?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求真至善乃是山大学子对真善美孜孜以求的生动写照与美好愿景。(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