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胜经2011》快速入门篇——200问答(下)(7)
此外,实行平行志愿还可减轻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焦虑心态,减少高校断档现象,减少与减弱“大小年”现象,提高志愿匹配性等。(原创作者:张艺执) 134问:平行志愿为何只提高高分生录取率? 答:在介绍平行志愿
此外,实行平行志愿还可减轻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焦虑心态,减少高校断档现象,减少与减弱“大小年”现象,提高志愿匹配性等。(原创作者:张艺执)
134问:平行志愿为何只提高高分生录取率?
答:在介绍平行志愿时,有的招生考试院负责人和有些大学的招办人员及专家均说:“平行志愿大大增加了考生被录取的机会”,“平行志愿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准确的。只能说,平行志愿提高了考生的投档率及高分考生的录取率,也就是平行志愿大大增加了高分考生被投档、录取的机会。为什么?其实道理很简单:按照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所划的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考生是一定的;根据招生计划(在招生计划不增加的情况下),录取线上的考生也是一定的。(010-81534067/65258589)平行志愿仅仅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也就是将线上的所有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列后再投档。毫无疑问,这种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是以降低了线上低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为代价,换取了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的提高。排序志愿则是按照志愿优先(或院校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也就是将线上的考生,首先分别按照其第一志愿归类,再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列后投档。这种排序志愿的投档方式,无疑给线上的低分考生增加了许多投档及被录取的机会,但这是以减少高分考生的投档率及录取率为代价的。所以说,这两种投档方式都不能提高总的录取率,这正是平行志愿体现了公平原则的道理之所在。(原创作者:张艺执)
135问:为什么说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
答:平行志愿是由湖南省首创并从2002年就开始实施的,不过,当时称之为并列志愿。江苏省与浙江省分别从2005年、2007年开始实施平行志愿。它们关于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均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就是说,平行志愿的检索与投档时并不是任意进行,而是有严格的先后顺序的:平行志愿有字母标识的,检索即从A到B,再从B到C,依此类推,而不是相反。平行志愿没有字母标识的(即在机读志愿卡中),检索的先后顺序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呈“Z”字形排列,即在机读志愿卡平行志愿栏中,最上一排的左边为①、右边为②,第二排的左边为③、右边为④……;或者是左边为①、中间为②,右边为③……这个排序就是检索与投档的先后顺序,并且只给了每个考生一次投档即进档的机会。
由此可见,所谓的平行志愿不仅有着严格的先后排序,而且在平行志愿的几所院校中,考生只有一次投档即进档机会,所以说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完全平行,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平行。(原创作者:张艺执)
136问:填报平行志愿就容易“搞定”吗?
答:由于平行志愿将第一志愿由一个变成了几个,有些考生和家长就想当然地认为,那还不容易“搞定”?我就是凭蒙、靠猜,再加碰,也能撞上一个。事实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不可否认的是,实行平行志愿,的确提高了考生的投档率,尤其是高分考生的投档率。但是,投档与录取是两回事。由于总的录取率没有提高,仅仅是相对高分考生的录取率提高了,反过来说,相对低分考生的录取率反而降低了,这是其一。其二,凭蒙、靠猜,再加碰,是不一定能保证被投档的,这无疑会加大高分考生的滑档风险。例如,河北省实施了三年的平行志愿,可在2010年高考中共有82名600分(高出重点线31分)以上的理科考生落榜,最高分达662分。故而平行志愿也有较大的风险。其三,由于高校的投档数量通常要大于录取数量,因此必然会产生退档。凭蒙、靠猜,再加碰,即便能幸运地被投档,但能保证不被退档吗?其四,由于平行志愿并非真平行,不仅有着严格的先后排序,而且在若干个平行志愿中只有一次投档机会,这无疑给蒙、猜加碰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其五,此外,虽然2010年本科第一批次招生计划较2009年有所增加,投档比例一般也仅为105%,有的院校甚至将投档线上的考生“照单全收”,但被退档的考生仍有1700名左右,至于滑档的考生那就更多了。因此从确保录取的角度,对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凭蒙、靠猜、加撞是绝对不行的;平行志愿不仅不容易“搞定”,反而更难“搞定”。(原创作者:张艺执)(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