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若不高 志愿要精算
普通大学的普通专业的普通毕业生,足以让用人单位忽视一万遍了。某高校金融学的应届毕业生岑同学说。高考填报志愿在即,考分高得可以填报理想学校的理想专业固然好,但相当一部分考生手中握着不够硬气的中等分数,应
普通大学的普通专业的普通毕业生,足以让用人单位忽视一万遍了。某高校金融学的应届毕业生岑同学说。
高考填报志愿在即,考分高得可以填报理想学校的理想专业固然好,但相当一部分考生手中握着不够硬气的中等分数,应如何选择专业,才能有效避免就业时的老大难问题?记者采访了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教授、青年学系主任谭建光,他对非拔尖学生选专业问题提出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建议。
毕业前多实践
假如你迫不得已只能上到一间普通大学的普通专业,无论学校还是专业都毫无出彩之处,那么,积累经验也是避免就业难的可行之道。谭教授谈道:现在企业真的能做到唯才是用,这个才,指的就是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假如你是一名大专生,学校和专业上不占任何优势,就意味着你要往这个方向做出更多的努力,企业对你这方面的要求也就更高。企业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唯才是用,实践经验的丰富可以抵消掉许多高校门槛的劣势。
至于经验积累的来源,谭教授认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兼职,另一个则是志愿服务。通过高校这两种主要的实践活动,都能很好地锻炼就业单位所要求的综合能力。
非名校更要注重兴趣
当考生的分数不足以读上名校时,许多考生和家长纷纷开始研究各种就业趋势、热点专业等问题,致力于选择一个普通院校的热门专业。要么名校的普通专业,要么普通院校的名专业成了中等分数考生和家长的共识。
对此,谭教授认为这是个大误区。若不是名校,你更得注重兴趣。他进一步解释道:因为只有你有兴趣,才能学进去,进而学好,才有能力在这个专业方向上积累实践经验,把所学的知识深化、实用化。这样的话,你一样比同类专业的人更具有就业竞争力,一定有用人单位会接收你,而且也选择了一个你所喜欢和擅长的就业方向。
高考改革已经30年,与恢复高考的时候已有很大不同。那时候录取人数太少,选择性太小,我们的目标就是以上到大学为目标,专业兴趣都可让位于学位,谭教授指出,但是现在状况已经完全不同,30年过去,70%-80%的人都可以上大学,这么高的录取率足以给考生提供众多的选择性。这个时候,无论是从长远就业还是学业深度钻研的角度来讲,以兴趣为主都是最理智的。
在挑选普通院校专业的时候,盲目挑热门专业,不考虑兴趣,长远来讲,也不可取。那时候计算机热嘛,以为学好这个专业出来后计算机技术很强,比如会自己修电脑,还能像黑客那样。某高校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邓同学对记者说。
结果是?Oh,天啊,有点惨!他一脸无奈,感觉不是一般的痛苦,没基础没兴趣地学计算机真是难。编写个程序,人家10分钟写出来,自己几个钟头都还没写好,写好了也是不成样。最主要专业学得太泛,什么都学,硬件学,软件学,什么都只接触了一点点,到快毕业了才发现什么都不会。行内人说得很好,搞IT累又不能赚多少钱。说得也是,但能有几个Bill Gates,几个Google这样的大公司?
大小年之间选大年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家长和考生都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院校和专业的大小年问题,尤其出现在分数不够高,但是又期盼在小年的时候搭上名校末班车,或是有惊无险地迈入好专业之列的考生当中。
谭教授对于大年和小年的估测,建议以大年为准。小年多少带有偶然因素,对偶然因素带上侥幸心理,这使志愿险上加险。大年情况较多,应是该专业的基本情况,以此为准,则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增加了许多保险系数。大年情况比较具有参考价值。谭教授这么认为。
只有在大小年情况非常明显,几近形成报考规律,并对当下现状估测有过半把握时,你才可以考虑大小年的报考技巧。谭教授如是说。
宁选名校差专业
手中分数不足以攀上名校的名专业时,考生和家长就只好焦头烂额地斟酌,到底是选择名校的普通专业,还是选择普通院校的好专业?更多的受访家长认为,遇到上述情况时,最终还是会更倾向于选择普通院校的好专业。他们认为,名校牌子虽响亮,但是坏专业的就业率已经抵消掉了名校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