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填报指导 > 文章正文

2006年填报高考志愿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四)(2)

时间:2009-11-14 15: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4)要充分了解专业发展变化的行情。由于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热度有时效性,考生在报考之前必须要了解该专业目前的情况及预测在毕业时的形势。从理论上讲,目前招生的专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但从实际来看,并不

  (4)要充分了解专业发展变化的行情。由于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热度有时效性,考生在报考之前必须要了解该专业目前的情况及预测在毕业时的形势。从理论上讲,目前招生的专业都是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但从实际来看,并不是所有专业都会有持续的高需求,这主要反映在毕业时的人才需求状况上,如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发展趋向、人事环境,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等。这些是需要重视的,但是,有些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段时间,不能期望所有的愿望在一天中都实现。再说,光是这些指数还不能完全标志着一个青年的发展价值。考生应主要从有利于自己将来发展和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角度来考虑选报志愿,有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才好。今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会改变人们对价值和价值取向的认识,成功的标识也会增加更多的内容,个人能力得到发挥,对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应该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成功。

  5.以人为本也应体现在个体对自身认识和重视的水平上。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状态都在发生变化,对年青人是机会也是压力。这其中人们对时间的感觉有了更大的紧迫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段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给自己选择志愿时一定要清醒、冷静、不怕麻烦。以前有的考生一看填报志愿前的准备工作不少,产生急躁情绪,差不多填填就算了,过后就后悔了。知识可以再学过,但是,几年的青春不会回来了。磨刀不误砍柴功,充分准备是必要的。

  6.重视高校及专业对考生的特殊要求。高校都希望录取到尽可能好的生源,特别注重录取那些适合于学校或专业培养的学生,其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起始点,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具体讲,在考生总成绩达到学校提档线的情况下,招生学校根据培养方向和政策规定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和选择。例如,军事、公安院校对政审、体检有特殊要求,实行提前单独录取。学校及专业对单科成绩的要求,也是较多招生院校十分重视的问题。哪怕是总成绩稍低一些,只要达到投档分数线,某一单科成绩比较突出,更有利于某些专业的培养,学校更愿意录取。例如,管理学、会计学等专业对数学科成绩比较看重,文秘、公关、外语等专业对语文科成绩要求较高,与外语关系密切的专业,对外语成绩尤其看中。大部分军校和某些普通高校的部分专业,对男女生的比例有特别的要求,如野外作业、航海类的专业对男女生比例有限制。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在文化投档线以上,学校更注意专业成绩,少数民族考生、"三侨"考生,除给予加分照顾之外,其对应类别的招生学校优先选择这类的考生,其他考生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往后排。类似这些情况,考生在选报志愿时都要考虑到,一定认真阅读《2006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中刊登的"考生填报志愿须知"和学校招生计划信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学校和专业,不要与招生学校的特殊要求撞车,提高自己被录取的几率。

  7.填报志愿时要结合自己的体检情况。2003年,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颁布了教学[2003]3号文件: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不要忽视了所报学校对考生身体的要求,不要误报了自己身体不适合的专业。

  8.家长指导子女填报志愿要做的工作和注意事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的人际圈中是"权威"人士,也是最关心孩子成长的人。"望子成龙"历来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进入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入名牌大学深造,将来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特别是目前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这种愿望就更为迫切。因此,家长在指导子女填报志愿时,首先自己要端正态度,当好参谋。对于孩子的平时学习水平及发展潜力如何,特别是其高考成绩在班内、校内处于什么水平,在县内、市内处于什么位置,能录取到哪一类学校等问题,一般来说班主任老师心中都有个正确评价和估计。家长应该认真听取老师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指导孩子填报志愿。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志趣、爱好和特长,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作为家长应该理解自己的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孩子的认识不全面,看法不正确,家长应作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家长的意见。同时,家长应该鼓励、支持自己的孩子填报农业、林业、水利、地质、矿业、石油院校和专业。这既是祖国四化建设的需要,也增加了被高校录取的机会。(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