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讯 > 志愿填报 > 填报指导 > 文章正文

2006年填报高考志愿应重视的几个问题(四)

时间:2009-11-14 15: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3.正确理解和对待专业之间的差别。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种事物的两方面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转化的。高校中的专业在受事物发展基本

3.正确理解和对待专业之间的差别。按事物发展的规律,一种事物的两方面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转化的。高校中的专业在受事物发展基本规律制约的同时,还受市场发展规律、教育效果滞后、国家对教育发展宏观调控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前些年,许多人认为在未来几年内,法律、金融、外经外贸、信息管理等专业比较吃香,相当多的考生,报考了这些专业,有的甚至降格以求,放弃本科层次到专科中去选这些专业。几年后的今天,就业方式方法发生了变化,昔日入学时很难进的专业变成了今日就业时的长线专业,某些专业由于供过于求,就业时增加了考试这一道门槛,致使部分考生只好到其他领域去,不能学以致用。而原来认为不好就业的专业,因需要大批人才则提供了优越的就业条件,使这部分毕业生就业现状大大好于入学时的期望。今后,国家为了发展,例如,富国强兵,提高综合国力,可能要扶持一些专业,给它们的发展提供一些政策上的倾斜,部分基础专业的就业吸引力会增大。因此,不难看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秩序的逐步完善和社会需求的不断丰富和多样化,没有甚麽专业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比如焊接、铸造、轧钢等专业,前些年考生认为是冷门,不大乐意报考,不曾想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却成了"抢手货",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十分欢迎,而且个人经济收益也相当不错。此外,有的考生选报了冷门专业,尽管未成为热门专业的"凤尾",却成为了冷门专业的"鸡头",几年学习下来,成为该专业的尖子生,从而获得了发挥自己才干的空间。从另一方面来说,有些企业现在不景气,是因为它们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工程师、施工人员,缺乏大量高水平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缘故。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可以考虑一下,也许这正是适合自己将来发展的广阔空间,个人的努力成就了事业,反过来,事业的成功也给个人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4.考生上大学,首先想的应该是学知识,得到真才实学,有报效祖国的能力,自己也有长期发挥才能的领域。避免浮躁、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于公于私都好。温家宝总理指出,今后要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培养国家紧缺的人才。就是说,国家准备着手调整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制使之与社会人才需求尽量保持一致。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爱好,会增加一生中成功的机会,减少后悔的可能。经过综合平衡,如果一定要选报某几个专业,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报分高的专业不忽视分低的。在一个时期被社会普遍看好的专业不会太多,不太多的专业让众多考生来选,限制肯定很多。为摆脱限制,不可以集中精力只选择几个分高的专业,一定搭配几个个人比较喜欢、分数又不会太高的专业。例如,选报邮电类专业为重点时,还可以兼选几个电子类、信息类专业;选择铁路专业为重点时,还可以选择几个物理类专业、仪器仪表类专业、机械类专业等等。

  (2)尽量利用"服从调剂"提供的机会。选择志愿时,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填写。但志愿表上明确到学校、专业的志愿毕竟有限,不能够把要表达的志愿全部表达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招生部门在选报专业后加了一个"专业调剂服从"栏,以便让考生尽可能多地向招生学校描述个人的选择意向。考生在所报的专业以外,如果可以拓宽选择,服从国家需要,则可以填上"专业调剂服从",实现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的有机结合。如果考生单以个人意向坚持报个别专业,不服从国家的其他安排,就只能孤注一掷,到头来可能自己要吃亏。

  (3)选报的专业要结合个人的学习成绩。有些专业的竞争是激烈的,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如果学习成绩不是太突出,最好回避。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好,选择的余地就比较大。近几年有一部分考生固执地非几个专业不报,在本科层次这几个专业录取不了的情况下,放弃录取其他本科学校的机会,以保专科层次这几个专业的实现。结果使部分设置了"热门"专业的专科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比本科还要高,造成本、专科录取分数线倒挂。这看起来似乎是考生对自己的未来选择意志坚定,实际上是人为地减少了自己对高层次教育资源的拥有量,也降低了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文化层次,就业时理想的选择也会相应减少。(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