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打破对985高校的迷信
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打破对985高校的迷信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上一所较好的985大学,确实是一件令考生和家长感到欣慰的事情。不过,那些985高校的淘汰者们,也不必气馁和失望。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2年高考志愿填报:打破对985高校的迷信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上一所较好的985大学,确实是一件令考生和家长感到欣慰的事情。不过,那些985高校的淘汰者们,也不必气馁和失望。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以北大、清华为首的39所985高校尽管处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顶端,但并不意味着它们能占尽先机。211院校与地方本科院校也有其过人之处。
一项旨在研究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的调查报告,从学业挑战度、校园环境支持度、教育经验丰富程度、生师互动、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考生们在报考大学志愿时,其实也可以想方设法从这5个方面来判断、选择契合自己理想与兴趣的大学。
众所周知,高等教育需要巨额的资源投入,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离不开必要的资源支持。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校园环境支持度(包括学业支持、经济支持、人际关系/情感支持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与学生的收获和满意度直接相关。调查显示,985院校在校园环境支持度上的表现确实明显优于211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
但研究者认为有必要指出:经过十几年的重点投入和建设,211院校在校园环境的改善上成效明显,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而且,我们相信,随着政府全力推进教育经费占GDP总量4%的政策实施,更多的地方本科院校会获得政府更大的财政支持,更多的学生也将受惠于这一政策。
当考生们凭借高低不一的高考成绩进入不同的大学之后,高考分数就成了历史,他们将站在新的起点上,再次出发。谁能走多远,取决于学校提供的支持,更与个人的努力分不开。
清华大学的研究者们从 记忆、分析、综合、判断、运用这5个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递进的层次来分析大学提供的课程教育情况,发现985高校、211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方面的得分总体都比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方本科院校中,随着年级增长,课程对综合、判断、运用3个更高认知目标的强调程度持续提高。报告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方院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比较明确,课程设计及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目标、预期也比较清晰,因而,学生的课程学习随年级提高在综合、判断、应用等高阶认知目标的达成上也更明显。
尽管,就读于211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们,在学校出身上,其自我满足感不及985高校的学生,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却展现出了更积极的学习态度。
研究者发现,985院校的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学习行为不及另两类高校。如在课堂主动表达和口头报告上,985院校都要显著低于211和地方本科院校(211院校则显著高于地方本科院校)。在课堂生生互动上,985院校显著低于地方本科院校。这种差异令人惊讶。
此外,985院校学生在学习时间投入、课下的生生互动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生师互动上表现一般;211院校学生在课外生师互动上表现较好;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帮助他人学业及课前完成作业方面表现较好,但在学习时间投入上相对较少。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认为:真正影响教育品质的事发生在大学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中。如果教授们不愿意走近学生,即使这所大学拥有众多的名教授,学生们也很难从中受益。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随着大学不断扩张的研究生教育、不断加强的研究功能,有可能出现一些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把学术工作的重点从教学转向研究,从本科教育转向研究生教育,甚至出现弱化本科教育的现象。一些教授,尤其是部分知名教授不愿意或不安心给本科生授课。而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教授们因为难以争取到各种科研项目,反而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科的教学上。
在课外拓展性学习行为上的差异也能体现出这三类本科院校的差别。985院校学生在以学业为导向的拓展性行为上(如社会实践、课题参与和竞赛参与)表现更为积极;211院校学生在社会导向的拓展性行为上(如参加集体活动、志愿服务、社团参与)更为积极;地方本科院校在就业导向的拓展性行为上(如证书报考、选/辅修)更为积极。(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